历史上最悲惨的都城被统治者出卖,五年内被

提起唐朝每个中国人都是很自豪,唐朝是当时世界上最强盛的帝国,在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方面均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声誉远扬海外。以至于现在远在海外的中国人多被称为唐人,几乎由中国人聚居的地方都会有唐人街。但很少有人知道安史之乱中唐朝饱受屈辱的那段历史,尤其是在收复两都时,唐肃宗为了收复两都向回纥人承诺“克城之日,土地、士庶归唐,金帛、子女皆归回纥”。这意味着统治者放纵烧杀抢夺、奸淫掳掠,结果可想而知,安史之乱时五年内东都洛阳被洗劫两次,百里范围内人烟断绝,大火连烧数月。

第一次是安禄山叛乱期间,当时安禄山官任范阳、平卢、河东三镇节度使,拥兵15万,攻克长安、洛阳建立大燕国,自称大燕皇帝。唐肃宗一心想收复二都,但自身力量又不足以同叛军抗衡。更不用说攻城,兵法云:“十则围之”,意思就是说十倍于敌方兵力方可围城攻坚,而唐肃宗的兵力不及叛军一半,想要攻城只能求助外援了。这时唐肃宗想起了回纥人,果然回纥人立马答应出兵相助,但回纥人绝对不是什么人道主义援助,他有自己的小算盘,所谓无利不起早。回纥人要求克城之日长安的金帛、子女全归回纥。唐肃宗无奈,但想收复二都,别无他法,只好答应了回纥人的要求。在攻克长安后回纥人要求兑现承诺,但是当时东都洛阳还没有收复,唐朝统治阶层担心放纵回纥人洗劫长安城会引起洛阳百姓的奋起抵抗死守洛阳,故而请求延缓兑现承诺,待克复洛阳以后在洛阳兑现承诺,于是洛阳成了长安的替罪羊。公元年洛阳克复,回纥人在洛阳烧杀淫掠数月,兵灾过后,洛阳几乎成了无人区。

更不幸的是,安禄山之乱刚平降将史思明又叛,同样是占领了长安、洛阳二都,依然称大燕,追谥安禄山为光烈皇帝,唐肃宗为了平叛再次请求回纥人出兵相助,条件依然是“克城之日,土地、士庶归唐,金帛、子女皆归回纥”。公元年,洛阳再次克复,可能是五年前回纥人刚屠过城的缘故,洛阳所劫掠的金帛、子女并没能满足回纥人,回纥人扩大了劫掠范围,以洛阳为中心方圆数百里都被洗劫一空。史载:“方圆百里,人烟断绝”,可能当时的惨象,语言已经无法形容了,也可能是为了维护统治者仅剩的几分钱尊严,史官用了寥寥数语一带而过。

洛阳作为一国都城却被统治者出卖,五年内被洗劫两次,可能在世界历史上都是少有的。不知一代“天可汗”李世民得知子孙屈辱成这般模样会有何感想,唐肃宗固然恢复了大统,却牺牲了洛阳百姓。古代统治者家族继承式的制度注定统治者都是自私的,又有多少统治者会真正关心百姓死活,做到“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54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