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计出自孙武的《孙子兵法》,以近待远,以佚待劳,以饱待饥,此治力者也。《宋本武经七书》编纂于北宋年间,分上下两卷,由《孙子》、《吴子》、《司马法》、《唐太宗李卫公问对》、《尉缭子》、《黄石公三略》、《六韬》七部书组成。其中《孙子》即为现在人口中的《孙子兵法》了。曹刿论战以逸待劳敌疲我打大胜齐国的故事,想必很多人并不陌生,大致内容是说:公元前年,齐国攻打鲁国。当时齐军势大,鲁国的参谋长曹刿就说了,敌人的士气高昂,不可主动出击,要先打击他们的士气,于是就让鲁庄公只防不攻。然后等齐军击鼓三次后,仍然无法突破鲁庄公的防御阵,士气大降,于是被鲁军打败。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现在人也把这套理论用来对付新上任的领导,百试不爽,这套胜战计影响力不言而喻不过今天小帕不讲春秋战国,咱们讲讲日本战国,主角就是战国三杰之一的丰臣秀吉。丰臣秀吉,本名木下滕吉郎,早年间投身于骏河名门今川义元麾下,因为身材矮小,还有点驼背,一直没有受到金川氏的重用,后来便流浪到了尾张,也就是织田家的地盘,不过同样也没受到重视。(论好长相有多重要?)说起滕吉郎的发迹,也是一个偶然。一天,清州城的城墙倒塌了,半个月过去了,城墙仍未被修复。滕吉郎见到监工督修的方式,忍不住嘟囔道:“就这技术不是瞎胡闹么,我看再过三个月,也修不好,就算修好了也还会倒塌。”当然,这也许只是滕吉郎觉得自己自己怀才不遇,话才显得尖酸刻薄了点。说巧不巧,偶然路过的吉法师(织田信长小名),正好听到了滕吉郎的抱怨。“猴子也懂修城?”(因滕吉郎外貌酷似猴子)吉法师便随口嘲讽了一句。滕吉郎立刻跪拜了下来,“主公,像这种小问题,给我一天时间就能够解决。”周围的人听了哈哈大笑,吉法师也是来了兴趣,便让滕吉郎负责督修,一群人大笑着离开。受命后的滕吉郎,将倒塌的城墙部分,分成10个小段,分别承包给当地的民工,按照他设计的图纸结构,结果第二天,城墙还真就修好了。从此木下滕吉郎的名气便逐渐大了起来。年,织田信长出兵攻打自己的老丈人齐藤道三。然因尾张与美浓之间河道纵横,不利于排兵布阵,织田信长连连失利。这时的滕吉郎便展现了自己卓越的才干,一夜之间在墨股筑起了一座城,织田信长顺利地拿下了美浓,滕吉郎也进一步得到了织田信长的重用。年,织田信长跟毛利辉元正式翻脸,便命羽柴秀吉(73年已改名)带兵攻打鸟取城。鸟取城建在海拔米的久松山上,易守难攻。羽柴秀吉在详细地观察过周围的形势之后,便想到了一条绝妙之策——围城。他命令士兵将其方圆3里之内的田地全部毁掉,并在四周筑起了坚固的栅栏防止毛利军外出,在河中打入木桩以断绝船只的来往,在水底结网以防止有人潜水出逃送信,切断了鸟取城所有的补给和通信,将鸟取城彻底变成了一座死城。起初,毛利军还可以杀马来吃,马吃光了就吃草吃树皮。城中经常有饿鬼样的百姓哭叫着,翻越栅栏出逃,都被羽柴秀吉用铁炮(当时的火枪)轰倒。草木吃完之后,饿红眼的毛利军便开始吃同类的尸体……很快,鸟取城便成了一座人间地狱,完全丧失了抵抗能力。就这样,羽柴秀吉在毫无抵抗的情况下攻占了鸟取城。之后类似饿杀三木,水淹高松这样著名的战役,羽柴秀吉也都是不费一兵一卒,坐等胜果。不得不说,在以逸待劳这方面,丰臣秀吉绝对称得上是专家了,用自己的脑力,来换取最大收获,这不正是每一个打工人梦寐以求的吗?所以趁着年轻要努力学习,提高自己的知识储备,将来的你,才可以真正地做到以逸待劳。●相关历史资料:原文、译文、以及注解原文:困敌之势①,不以战;损刚益柔②。原文译文:迫使敌人处于困难的境地,不一定要出兵直接攻打;可以采取“损刚益柔”的办法,使敌人由盛转衰,由强变弱。按语:此即致③敌之法也。兵书云:“凡先处战地而待敌者佚,后处战地而趋战者劳。故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兵书论敌,此为论势,则其旨非择地以待敌,而在以简驭繁,以不变应变,以小变应大变,以不动应动,以小动应大动,以枢应环④也。如管仲寓军令于内政,实而备之;孙膑于马陵道伏击庞涓;李牧守雁门,久而不战,而实备之,战而大破匈奴。按语译文:这就是调动敌人的方法。兵书上说:“凡是先到战场等待敌人的一方,就会安逸而精力充沛,后赶到阵地仓促应战的一方,必然会显得疲劳困顿。所以善于打仗的人,都会调动敌人而不会被敌人调动。”兵书上讲的是如何应敌的问题,这里讲的是如何抓住主动权,它的要点并不是让人选好地形来等待敌人,而是泛指以简便控制繁难,以不变应万变,以小变应大变,以静制动,以小变动来应付大的变动,以抓住中心环节来应付周围环境的变化。例如,春秋时期齐国的管仲寓军令于内政,寓兵于民,这实际上是在备战;战国时期齐国军师孙膑在马陵道伏击庞涓;战国时期赵国大将李牧戍守雁门关,很长时间都不与匈奴交战,实际上却是在积极备战,后来一交战便大破了匈奴。注解:①困敌之势:迫使敌人处于困顿的境地。困,造成困境。势,势力,实力。②损刚益柔:语出《周易·损》卦。“损刚益柔”是根据此卦象讲述“刚柔相推,而主变化”的法则。此计正是根据《损》卦的道理,以“刚”比喻敌人,以“柔”比喻自己,意为困敌可用积极防御,逐渐消耗敌人的有生力量,使之由强变弱,而我因势利导又可使自己变被动为主动,不用直接进攻的方法,同样可以制胜。③致:调动。④以枢应环:以抓住中心环节来应付周围环境的变化。枢,中心。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82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