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不厌百回改,反复推敲佳句来

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说过:不要急于写作,不要讨厌修改,而要把同一篇东西改写十遍,二十遍。很少有作家能够一气呵成地完成一篇完美的文章。《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字字看来都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钱钟书先生的《围城》作过多次修改,涉及内容变动达上千处,包括典故、比喻的运用、结构的调整、部分描写的删除、外语原文及音译等等。王安石写《泊船瓜洲》时,因一句“春风又()江南岸”,由“到”改为“过”,又改成“入”、“满”,这样改了十多次后,才找到“绿”字,让我们看到流传千古的名句。一、从大局出发写完后至少看两遍,要文章的立意是否符合要求,注意文中的引用的名言、事例,开头、结尾是否符合文意。二、注意局部调整局部思路清晰,注意前后呼应,严谨结构顺序,论证环环相扣,千变万化不离本,“中心”永远是方针。三、从小处着眼纠正、弥补自己的失误是第一层次,打磨、润色文章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修改文章,就是冗杂的使之简洁,单薄的使之丰富,肤浅的使之深刻,单薄的使之生动……写完一篇文章不是完结,写好一篇文章才是。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82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