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玲子菲菲
原著围绕着林小枫和宋建平这对夫妻的恩爱情仇,以及他们身边熟人朋友的婚姻点滴,从中,我们再次回味婚姻的经营之道和深思婚姻的意义所在。
这四个女人:林小枫,肖莉,娟子,林母(林小枫的养母)的婚姻,千姿百态,逐一回顾和品味,对照我们自己和周遭人的婚姻,以此来提升我们对婚姻的认知和眼界。
1.林母:包容式婚姻。
有网友对这部剧发出疑问:这个电视剧多少有些男尊女卑的思想,为什么林小枫的母亲要提倡原谅出轨男人?
我给的回复:是她个人的选择。
女性意识的觉醒至今还在路上,男尊女卑的思想还未从根本上抹去。林母的做法是对是错,只能放在她当时那个场景中去论。
林父和林母结婚后,林父去农村某公社宣传队做辅导,和一个当地的宣传队员好上了。那个姑娘还是个黄花闺女。一次忘情地放纵下,姑娘怀上林父的孩子。
当时,如果这事情捅了出去,对当事人就是灭顶之灾。最好的办法就是对林母和盘托出。林母知道后,静心做了一番安排,姑娘把孩子生下后回了家乡,林母成了孩子的母亲,姑娘成了孩子的姑姑。孩子取名为林小枫。
林母和林父后来生了一个儿子,叫林小军。一家人其乐融融;姐妹俩感情甚笃。这一家的幸福,包括当年那位姑娘的幸福,归功于林母海纳百川的格局和林父知错就改的勇气。
林母能够容纳情敌的女儿,并将小枫培养直到上大学,结婚生子,她表现出的冷静,善良,胸襟,智慧放到现在,如果遇到那样的事情,没几个人能做到。
原著中,林小枫的姑姑(生母)快去世时,希望见小枫一面,林母表示理解和支持;直到林母去世前夕,林父问她是否要对小枫讲出当年的实情,林母建议不要告诉,因为她觉得小枫的生母已经去世,就更没必要说了,没必要打扰她的生活。
当年,林母那样做也是有风险的,如果林父死不悔改,或那位情敌找上门来闹,那这三个人,加上孩子都没有好下场。林母的付出,真的是孤注一掷。如果按现代有些人的观点,大闹一场,让那两个苟且之人身败名裂,她可以名正言顺地全身而退,再结婚寻找新的幸福。
但,林母并没有闹,她选择原谅和包容,原著中没有她写她这么做的原因,我想也许她对这个家,对林父还有感情,否则,不会还与林父后来生了林小军,晚年二人琴瑟和鸣,恩爱如初。还也许,林母天生就是个厚道之人,善良和良知的驱使下,她吞下委屈,保全所有人的名誉,让林父和小枫的“姑姑”对她的愧疚化为一生的感恩和呵护。失去的,焉不知,就是得到呢?
关键时刻,林母个人的选择,婚姻中选择包容缔造了她后半生的幸福。是对,是错,结果来看,她赢了,笑到最后。
2.肖莉:人格魅力需自爱、自重加持。
电视剧中,对肖莉的形象做了正面引导:她是一个离婚女人,男人出轨,一个人带着孩子;有点小坏,为了升职不惜耍心机,玩手段抢了本来属于同事兼邻居宋建平(林小枫丈夫)的晋升职位。
想到她一个人带着孩子,既要上班赚钱,又要照顾孩子,十分艰难,林小枫和宋建平对此事都表示了原谅,不计前嫌。电视剧中,她的个人形象,漂亮成熟的外表,坚强的个性,被宋建平“暗恋”亦不为此心动,这些都是一个单身独立母亲的优点。
原著的肖莉可谓“惊世骇俗”。宋建平和林小枫的婚姻走到穷途末路时,不能立刻离婚,为了逃避婚姻,宋建平准备去西藏。这时,肖莉出现了,她秘密地找宋建平开房,向宋建平袒露心声,令人大跌眼镜。
宋建平对这个肖莉的神秘和妩媚本来就充满好感和好奇,两个人搂在一起。肖莉对宋建平说:“……我没有婚姻要求,我没有任何要求;我只是爱你,不想看着你这样枯萎下去,我们都是中年人了,没有多长时间了……”
宋建平最终还是拒绝了肖莉。为什么?
如果肖莉还是那个漂亮,独立,坚强的单亲妈妈,宋建平由外到内地欣赏她,如赏析一朵莲花,好看,不可亵玩;但她“勾引”一个有妇之夫,她优雅的外壳里藏的是一颗不安分的心。
肖莉的不自爱,不自重,比起林小枫的神经过敏和多疑,是内核的一抹黑色。肖莉,从此在宋建平心中不再有位置。
婚姻是一场严肃的纪律,无论在婚姻这座围城内外,都要严格奉行底线和原则,任何践踏和肆意,最终会失去幸福。肖莉因男人出轨离婚,值得同情;玩心机夺名利,值得原谅;可不该出卖自己的人格和尊严;要爱要恨,就要堂堂正正,名正言顺。
结婚也好,离婚也罢,人格魅力的修炼不仅仅在于一副赏心悦目的容颜,更要有一颗是非明晰的心灵。
3.娟子:婚姻需要感性和理性相互辉映。
娟子和刘东北爱得难舍难分,娟子要婚姻,刘东北不想结婚,但出于怕失去娟子,就结婚了。
娟子不想要孩子,刘东北想要,娟子为了东北,就打算怀孕。
不料,孕期,娟子无法和刘东北同房,刘东北难以忍耐,就在外找了个伴侣。
事发后,娟子忍痛打掉了七个月大的胎儿;之后和刘东北离婚。
离婚后,娟子对刘东北还有感情,余情未了。刘东北和“绝望的生鱼片”结婚,本来是瞒着娟子的,后来被娟子知道后,她崩溃得大哭,责怪参加婚礼的宋建平为什么要瞒着她。
失控之下,娟子对宋建平大喊:……离婚不是分手,一方又结婚了才是真正地分手……老宋,你要我吧。你要我吧!
宋建平要去西藏,娟子和宋建平长谈,想和宋建平一起去西藏。宋建平不同意,娟子说:“你是不爱我!从来就没有爱过!”
整个故事看来,娟子的婚恋观很圣洁,但又不圣洁。
原著中有一句话:男人的情和欲是可以分开的,而女人,在百分之九十的女人那里,情和欲是一致的,是不可分的。
娟子和刘东北的婚姻十分圣洁,彼此深爱对方,都为了对方做了妥协:娟子不要孩子为对方要了孩子;刘东北不想结婚对了对方结婚了。
刘东北婚内出轨,为自己找个冠冕堂皇的理由:情和欲可分开。娟子厌恶至极,既然你背叛婚姻,那就休要怪我背叛了,她用放弃怀孕来惩罚刘东北,可惜了一条无辜的小生命,如果说这和刘东北扯平了,那她继续“沉沦”就大错特错了。
既然刘东北死性不改,她离婚及时止损这没错,还要“藕断丝连”,荒谬地认为“离婚不是分手,一方又结婚了才是真正地分手”,对这个渣男还抱有幻想。感性战胜了理智。
离婚后,刘东北结不结婚和她没有关系。而刘东北结婚,更加证实了刘东北这样的男人不值得她托付终身,应该庆幸才对,而她表现得痛心疾首。又舍不得东北对她的好,又无法原谅东北对她的坏。娟子有些拎不清,过于感性的她缺乏智慧。
为了泄愤,她打宋建平的主意,幻想和宋建平一起去西藏,既是对闺蜜林小枫的背叛,也是对自己人格的侮辱,这不是落得和肖莉一个层次了吗?一样落入俗套,让宋建平躲之不及。
纯洁多情的娟子,圣洁单纯的外表下,何曾有一颗圣洁的心灵?
感情,婚姻里,需要感性,这东西让生活五色斑斓,但也需要理性,这东西让生活方圆规整,不至于偏离幸福的航向。
4.林小枫:让你爱的人爱你,前提是遇见对的人。
有网友说:少年不识林小枫,中年恶心宋建平。
林母,娟子,俩人的丈夫都是“身”出轨,但“心”还在家里。林母选择原谅;娟子选择放弃。这是她们的选择,之后,她们各自最终会找到自己的幸福。
肖莉的男人应该是“身”和“心”都出轨,肖莉选择放弃。
最严重的是宋建平,他是“心”出轨,但“身”留在家里,弄得林小枫恨他恨得咬牙切齿。所以中年网友们都发出“中年恶心宋建平”的喟叹。
宋建平对林小枫态度的转变,这个不由林小枫的个人意志为转意,是宋建平个人对待感情的方式。其实就是一次酒后失态,亲吻和搂抱了肖莉之后,小枫对他不依不饶。加上他事业有了起色,一跃成了成功男士,让他对婚姻和感情有了重新定义的底气和信心。
中年之后的宋建平就是打心眼里厌恶林小枫,但,他没选择向妻子坦白和有离婚的打算。宋建平既对肖莉和娟子不动真情,也不继续和林小枫亲密,他对感情和婚姻有着更高的要求。
林小枫受不了宋建平的长期冷淡,闹得不像话,宋建平不得已开始筹划去西藏来逃婚,离婚。
林小枫就可怜了。她死死抱住婚姻不撒手的原因是:
十几年的青春,十几年的爱,是一个“钱”字就能了得的吗?一个人一辈子有几个十几年?就这么稀里糊涂地算了,一个轻飘飘的没有感情就完了……不不不,这口气出不来,堵在这儿,我后半辈子就别想过好……
宋建平提出离婚的条件:他净身出户,房子给小枫,以后收入的一半给小枫。
这个条件对小枫有利,可林小枫心有不甘,无法释怀,因为青春是无价的,可以理解。但人不可能永远活在过去,要向前看。
宋建平和她无法愈合了,这样的男人需要一个对他仰视,又要性格温婉,外表身段学历还要配得上,而且心灵上还要对他忠贞的女人。林小枫的性格和身心,已然不适合他了。
虽然原著结尾林小枫发出深刻的自省:爱是需要能力的。那能力就是,让你爱的人爱你。
诚然,我相信爱是需要能力来经营的,可面临一个不爱自己的人,空有一身爱的本事,他对你只有厌恶,他还会爱你吗?如果遇到错的人,在他眼里,你说是错,做是错,甚至连呼吸都是错。
以前的宋建平,无论笑骂,他都爱林小枫,如今的宋建平,就算林小枫低到尘埃里,他越是讨厌。
婚姻需要经营,爱需要能力,让你爱的人爱你,前提是:遇到对的人。如果发现这个人不再是那个对的人,及时止损,好好爱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