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在城里的人想逃出来,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对婚姻也罢,职业也罢,人生的愿望大都如此。”想必大家对中国文学名著《围城》中的这句名言都不陌生。其实,《围城》之所以出名,不光是因为它其中富有哲理的句子,还有钱钟书先生塑造的丰满的人物个性以及所反映的时代背景。今天,就跟着小编一起,用思维导图的方式,走进钱钟书先生打造的”围城“。
《围城》作者介绍
《围城》作者钱钟书,出生于年11月,江苏无锡人。19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外国语言文学系,年获牛津大学艾克赛特学院副博士学位。除长篇小说《围城》外,钱钟书先生还出版过《谈艺录》、《写在人生边上》、《宋诗选注》及《管锥编》等优秀作品,被誉为“博学鸿儒”、“文化昆仑”。
《围城》小说简介及主题思想
《围城》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部风格独特的讽刺小说,被誉为“新儒林外史”。第一版于年由上海晨光出版公司出版。故事主要写抗战初期知识分子的群像。
围城故事发生于到年代,作品通过描写主人公方鸿渐的人生历程,对20世纪三、四十年代国统区的国政时弊和众生相进行了抨击。除此之外,还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和批判。以及从形而上的层次,对人生及现代人命运展开了哲学思考。
《围城》人物介绍
方鸿渐:被动的、无能的、意志不坚定的、经不住诱惑的人。
孙柔嘉:看似没有什么主见的小女生,但却是个工于心计的人。
苏文纨:空有苏小妹才名及法国博士帽,却沦落到先与方鸿渐诸人玩爱情与智力的双重游戏。
唐晓芙:她与方鸿渐同属理想青年,是方鸿渐的最爱。
赵辛楣:活得潇洒,性格豪爽且儒雅。
《围城》作品评价
钱钟书在《围城》中刻画了一大批年轻的、三四十年代的知识分子形象,使得它看似是围绕爱情与婚姻展开的一本小说,但《围城》的背后隐含了许多深意。钱钟书先生通过对方鸿渐经历的叙述,传达出自己对于生活的思考。借《围城》一书,告诉世人,不汲汲于确定的目标和结果,而是在过程中发现追求自身的意义,带着希望不断前行。
如何获取《围城》读书笔记思维导图
在百度搜索栏中输入小编的名字,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