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故事我觉得可以分为6个部分。
1.留学回来的船上,方鸿渐与鲍小姐和苏小姐的故事。
2.回上海后与苏小姐和唐小姐,以及赵先生的。
3.在去三闾大学的路上和赵、孙以及两位老先生在一起。
4.在三闾大学的故事。
5.在香港方和孙结婚。
6方鸿渐和孙柔嘉两个家族的纠葛。
刚看这本小说,就听闻一句名言:婚姻就像一座围城,外面的人想进去,里面的人想出来。我最初的理解是,还未结婚的人很向往爱情和婚姻,而已经结为夫妻的又后悔了。但是感觉,只是知道,但没有理解。
方鸿渐在船上给我的认知就是很渣男的,刚勾搭完鲍小姐又勾搭苏小姐。到了上海见了唐小姐不久,又对唐小姐付出了真心。后面就去了三闾大学,和孙柔嘉在一起了。在这里我都觉得方鸿渐是在围墙外的人,因为从心理上他还是觉得爱情是很好的;而后面回了上海,添进了家族和生活的琐碎,就成了想出去围城内的人了。
其实更多让我感同身受的是方鸿渐和孙柔嘉在一起以后,他们的争吵,感觉和现在的情侣的大致结构是差不多的,从本质上我觉得是男女生思维的差别,男生陈述事实,女生总会把事情联想到自己身上。
但是他们结婚以后,更多的矛盾是在他们和家族上的,但是如果是我在围城内的主要矛盾是我们和社会、金钱、生活的琐碎。因为我的阶级是要比他们低一级的。在小说最后那一段争吵我觉得十分精彩的,真正将我带入进去,我能理解方鸿渐是为了自己的自尊心而不道歉,也理解孙柔嘉将梳子砸伤方鸿渐时的内疚。
这本书的风格其实是很幽默的,就读得我很想笑,也有那种读了两三遍才读懂的。也有很多我觉得很经典的句子例如:“憨厚老实人的恶毒,就是吃饭时饭里面的沙子,去骨鱼片里未剔净的刺,给人一种不期待的伤痛”,“他和她的感情并不会日积月累地成为恋爱,好比冬季每天的气候罢,你没法把今天的温度加在昨天的上面,好等明天积成个和暖的春日。
“天下只有两种人。比如一串葡萄到手,一种人挑最好的先吃,另一种人把最好的留到最后吃。照例第一种人应该乐观,因为他每吃一颗都是吃剩的葡萄里最好的;第二种人应该悲观,因为他每吃一颗都是吃剩的葡萄里最坏的。不过事实却适得其反,缘故是第二种人还有希望,第一种人只有回忆。”…………而且我也觉得钱老爷子的阴阳怪气,用得十分的妙,对女生的心理和语言描述的也和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