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原创作者花木然书屋,专门跟大家聊聊文学著作。
《围城》是钱钟书先生唯一的长篇小说,故事主要写抗战初期知识分子的普遍形貌,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部风格独特的讽刺小说,该书以海外归来的方鸿渐为主线,围绕方鸿渐的爱情,友情,家庭,事业等展开,以幽默风趣的语言折射了当时的社会。小编最初读这本书的时候并没有觉得很吸引人,可是随着故事情节的不断深入,竟也打动了小编,鲜活的人物,在作者创造的图景里灵跃着,那些有血有肉的人,深深吸引了小编,我们都是城里的人。读钱钟书的《围城》,有多少人能真正读懂“围”的含义呢?
方鸿渐在欧洲游学期间,不理学业。为了给家人一个交待,他在毕业前购买了虚构的“克莱登大学”的博士学位证书,并随海外学成的学生回国。在回国的船上他与留学生鲍小姐相识并热恋,但被鲍小姐欺骗感情。就在这时他遇见了大学同学苏文纨。方鸿渐出场的时候,夹在一群留学生中间,尽管他的博士学位是买的假冒货,可是他仍不知廉耻的自以为高学历人物。他身边的女人是鲍小姐和苏小姐。
方鸿渐的名字寓意可以看出他做事不圆滑,以鸿为取象,渐则是为进之意,然而方鸿渐正是在《围城》中讲述在社会中探索和进取。苏文纨,姓苏且有打趣未苏小,是一名才女,文纨之名:“有文采昭然,品质洁白之意。而孙柔嘉此名多半是其意而用之,虽而柔弱实则精明。唐晓芙有“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在方鸿渐的眼里她是一位不做作,不矫情的女子,正是他喜欢的。方鸿渐回到上海后,他的前丈人是银行的行长,因为这种关系,方鸿渐则有机会在银行上班,此时方鸿渐获得了同学苏文纨的青睐。又与苏的表妹唐晓芙一见钟情,整日周旋于苏、唐二人之间,期间并结识了追求苏文纨的赵辛楣。而书越往后走,方鸿渐的人生几乎每况愈下。
赵辛楣跟方鸿渐从情敌成为了朋友,没有辛楣,方鸿渐连三闾大学的副教授指不定都当不上,赵辛楣走了后,方鸿渐立刻狼狈的回了上海,后来又三番几次托人给找工作。方鸿渐对赵辛楣,满腔苦水谁能诉?方鸿渐装,一直装到他不能装下去的时候,他娶了孙柔嘉。孙柔嘉婚后就不止一次说,我就不乐意看跟在赵辛楣后头混日子,你不要脸,我还要脸呢!方鸿渐对唐晓芙是真爱,但是对孙柔嘉并不是,一来是这姑娘千方百计的要嫁给他,心软迷惘怯懦的他扛不住,二来,以他的处境,也只有这么一个愿意嫁他的女子了。他们的这段婚姻,本来就是世俗的产物,从一开始就充满了生活琐碎的妥协,一开始就注定了悲剧的结局。
在小编看来,整本书中方鸿渐都是处于一座座的围城中。友情,爱情,家庭,事业甚至于整个社会,他一回国便已进入了围城中。谈到《围城》,很多人首先都会想到那个比喻,“婚姻如被围困的城堡,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的人想冲出来”所以,在读《围城》的时候,能读到婚姻的无奈。人生的围城,事业的围城,自是勿庸置疑的。方鸿渐的爱情到婚姻再到工作乃至人生,都无一例外的体现了这一点。
他年轻不想娶妻时,却被父亲塞给他一个未婚妻,苦闷之时,又因祸得福,受准岳父资助得以出国留学,混日子之余弄了个假文凭归国;被苏文纨痴情追求,他偏爱上唐晓芙,却因误会分手,旋即又与孙柔嘉小姐结了婚。阴差阳错的人生,让人感觉荒谬,又实实是躲不过的。方鸿渐的工作也似围城,之前一心想着去三闾大学,进去了又发现不过是表面的虚荣,而现实的争斗却让人承受着理想与现实之间的鸿沟的煎熬。
小说最后以那只祖传的老钟结尾,那只不准的老钟像个“时间落伍的计时机,无意中包涵对人生的讽刺和感伤,深于一切语言,一切啼笑。”而这些啼笑自是正包含了这段并不成熟的婚姻与爱情。他拼了命想逃出自己的城,殊不知,逃出一座城,又进入了新的城。钱老先生用幽默风趣,轻松诙谐的笔锋描述出人生百态,小人物的百种无奈,人都困在自己的心造的围城里。小说说的不仅仅是男女婚姻的事,而是揭示人的内心的枷锁。
在小编看来,被困在围城里的人又何止方鸿渐一个。世界上有多少方鸿渐,年轻的时候骄傲自诩不凡,但社会迟早会揭开你的面具,发现真正你软弱无能。生活开始磨平你的棱角,开始了一段充满对生活妥协的婚姻,处处都是琐碎的吵闹。你的人生一路下滑,这时你觉得婚姻是座围城,城外的人想进去,城里的人想出来。其实本来是可以有不同的生活轨迹的,可终究是不中用的无能。世俗之人都囿于这围城中。小编觉得围的真正含义不是拘泥于一座城,而是想挣脱生活的状态。被围住的,不是肉体,而是灵魂!
本文是花木然书屋的个人观点,感谢大家的阅读。声明: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告知立即删除。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