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物兄挑战小说阅读忍受极限,但穿过迷

北京医院治痤疮 http://baijiahao.baidu.com/s?id=1689219340431032125&wfr=spider&for=pc

文:葛维屏

李洱的长篇小说《应物兄》近一段时期受到了业内的热捧,但事实上,小说读起来并不轻松。

作者在小说中并没有使用什么高深莫测的字眼,也没有什么结构上的奇谲,但读起来依然觉得困惑重重。这究竟是什么原因?

李洱

我第一遍读的时候,对小说有一点轻视,全书读下来,楞是没有明白讲的是什么,于是不得不重头开始,根据结尾的人物定性与情节归属,重新对小说前面交待的蛛丝马迹进行一次有的放矢地爬梳、捕捉、甄别,才算是把小说的主题意旨给搞清楚了。

在之前文学界的评价中,我们可以看到,说这部小说是一部现代的《红楼梦》。对这一评价,我也就不予置评了,《红楼梦》是古典范畴里的小说作品,与现代白话文小说还是有很大的差距的,不具有在一个评价维度里被秤量的共同尺码。任何标榜是现代的《红楼梦》的作品都是言过其实的过誉之词。

《围城》剧照

也有说这部小说是当代的《围城》。不错,《应物兄》里的个别语言,采用了钱钟书式的幽默风范,但是,《应物兄》并没有着意在所有的地方,都充塞一种反讽式的语言设计,小说里的大部分叙述语言还是平实的,不像钱钟书那样,洋溢着一种旺盛饱满的、贯穿始终的调侃世事、幽默人生的叙事冲动。而更值得注意的是,《围城》的前半部分是调侃了知识分子式的众生相,但是后半部分的主要内容却是介入了婚姻中的男女双方的一地鸡毛、一点就着的敏感关系,揭示出婚姻男女的那种难以磨合的真实情境,这一部分入世的、尖刻而深入的人性的描写,才是《围城》能够站得住脚的原因。如果没有钱钟书对人性的洞若观火的扫视,只是《围城》前半部分里对知识分子的散点式的真性情的罗列与讥刺的话,那么,《围城》也难以得到读者的强烈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948.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