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家分晋前夕,他本可独吞晋国,竟因一句话

这是史说星语的第篇原创文章话说,中国古代春秋末期,最强大的晋国内部爆发了三家分晋的内乱,历史便进入到了战国时代,而瓜分晋国的韩、魏、赵三家分居战国七雄中的三席。但是在三家分晋前夕,晋国最强大的公族乃是智伯瑶率领的智氏家族,而且当时的局势仍然是智氏家族占上风,如果不出意外的话,智家逐一灭掉其他三家,然后独吞晋国。但是,当智伯瑶联合韩魏两家围攻困守晋阳的赵家的时候,岂料韩魏两家临阵反水,联合赵家灭了智氏家族,瓜分其地,进而瓜分晋国。然而导致韩魏两家临阵反水的竟然是智伯瑶一句无心之言。自从晋武公团灭了大宗子嗣,晋献公屠杀了桓庄之族,晋国便彻底放弃了公族子弟担任晋国卿士的传统,由晋献公开创任人唯贤的改革,再由开创晋国霸业的晋文公设立了三军六卿制度,自此,外姓家族开始在晋国蓬勃发展。再到权臣赵盾派弟弟赵穿弑杀晋灵公,扶持晋成公上台后,更是将异性家族大夫们提升为晋国公族。到后来,十多个卿大夫家族掌控了晋国国政,便开始相互攻伐内斗,直至晋共公时期只剩下了智、赵、韩、魏四家。为了遏制楚国争霸中原,智伯瑶便以此为借口,倡议各家都拿出万户封邑送与晋共公,此举对强大的智家来说是九牛一毛,但对相对弱小的赵、韩、魏三家却是伤筋动骨。所以赵家当时的掌门人赵襄子便满口拒绝了此项提议。晋共公一纸政令下来,再有智家威逼,韩魏两家被迫随同智家一起围攻赵氏家族。赵襄子率领家族成员只好退守晋阳,并且坚壁清野、广造箭枝,用以固守晋阳。由于晋阳的特殊地貌,属易守难攻之地,又有赵襄子前期准备,再加上城中军民万众一心,他们屡屡抵抗住了三国联军的轮番攻击。当联军攻到城下时,城头的赵军万箭齐发,逼退联军。任凭联军人多势众,也难以再进一步。当然除此之外,联军内部并不完全一心。首先联军乃智、魏、韩三家组成,统领指挥上本就未能统一,再加上三家各有打算,主帅都各执一词,战斗力自然下降了好几个等级。由此,这场旷日持久的围城战打了将近两年之久。直到有一天,智伯瑶在勘察晋阳城边地形的时候,看到城边流淌的晋水突发奇想,决定采用晋水淹城的策略攻破晋阳。于是,他派人在晋水源头修筑堤坝,待拦截大量河水时,开一道口子,大量河水瞬间涌入晋阳城内,一时间,晋阳城中大水漫过了房屋。而誓不投降的赵襄子便率领军民站到了房顶上继续抗敌。联军将领们则站在城外高地观察晋阳,等待时机成熟再攻击晋阳。智伯瑶得意的看着自己的杰作,转头对旁边的韩康子和魏桓子说出了影响局势以及他身家性命和家族存亡的一句话“吾乃今知水可以亡人国也。”(原文自《资治通鉴·周纪·三家分晋》)。这句话犹如晴天霹雳,让韩康子和魏桓子心中一惊,晋水可以淹了晋阳,那魏家所在的安邑和韩家所在的平阳的旁边也都有一条河,难保以后智伯瑶也会水淹他们的地盘。同时,赵襄子也派出了说客张孟谈悄悄出城分别去找韩康子和魏桓子游说,经过一番衡量之后,除掉最强的智家才是最优解。反之,智家会逐个除掉他们三家,现在是赵家,下一个或许是魏家,或许是韩家,此等形势之下,韩魏必须临阵反水。统一战略之后,韩魏赵三家于是决定联手反攻智家。半夜三更之际,晋水倒灌智家军营,睡梦中惊醒的智伯瑶才发现,三家联军已经喊杀过来。一夜之间,智军全军覆没,智伯瑶也战死沙场,轰轰烈烈的晋阳之战落下了帷幕。而后的故事,便是韩魏赵三家攻破了智家城池,屠杀了智家族人余口。然后进一步瓜分晋国,韩赵魏三家也被周天子封为了诸侯。至此“战国七雄”开启了新一轮的争霸战争!你如何看待三家分晋评论区交流一下~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84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