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声作者麦家称,我们不要太在乎诺贝尔

刘军连预约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ys_bjzkbdfyy/793/yuyue/

如果不加上《风声》标签,恐怕国人里没多少晓得麦家何许人。

应该承认,这个麦家还是有两把刷子的,近些年热播的谍战影视《解密》《暗算》《风声》《刀尖上行走》,原著作者即麦家,有些他还亲任编剧;

《暗算》获得过茅盾文学奖,《解密》被译成33种语言,麦家本人现任着作协副主席。

日前,麦家以三月会议代表的新身份,接受了中新社的采访,谈及中国文学“走出去”的话题,他说,

文学创作在立足本土的同时,也要有世界眼光,如此才能走出本土,赢得世界范围内的受众;

我们不要太在乎诺贝尔文学奖。中国作家很少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并不是说中国的文学作品不好。相反,我们能看到,近些年中国的文学作品丰富多彩,中国的优秀作家层出不穷。但任何奖项都会带有感情甚至ZZ色彩,诺贝尔文学奖它是以西方的价值观为评判标准的;

对作家而言,写作也不是为了得奖。内心装着读者,不断挖掘真情实感,并用恰当的语句把它表达出来,展示人间的真情、真理,才是作家的担当。

麦家先生,原本,你说文学创作“要有世界眼光”,显出了你的视野格局尚见阔达;

就算后面你说,作家写作不是为了得奖,是一句正确的废话,九成以上的作家都是这么想的,正如科学家搞科研不是为了得奖一个样,慈翔大行对此也无兴致置评;

但一句“我们不要太在乎诺贝尔文学奖”,一下子暴露了你的井蛙真形,让人忍不住要论道论道了。

说奖项是人类衡量成就、彰显价值的最主要方式之一,麦家你不反对吧?

而诺贝尔奖,代表了其设立多年来世界文学、物理学、化学等相关领域的最高成就和最高价值,为举世所公认——你麦家反对也白搭。

迄今,中国大陆仅仅拿到过一人次自然科学奖、一人次文学奖,分别是妇孺皆知的屠呦呦、莫言。

每年10月,诺奖各奖项陆续公布之际,项项得主几乎都是出自异域,总似乎跟我们无关,于是乎,网上总不脱酸爽冒泛,“那是西方人搞的体系,我们不稀罕”“已经变味了,带有偏见歧视”“沦为了西方的工具,让他们自嗨吧”,云云,

酸,而后自爽了。

如果说,普通网民酸爽下,还无伤大雅,你麦家身为著名作家,尤其担了一国作协的副职,更尤其还挂了代表证出入议事庙堂,竟然如此鸡肠小肚,如此图个精神胜利、嘴巴快活,

是最近几十年来,我们的文学很厉害了吗,能比肩唐诗宋词、《红楼梦》《永别了武器》《变形记》《鼠疫》了?

是包括麦家在内的在世作家都很厉害了吗,能比肩海明威、加缪、加西亚·马尔克斯、威廉·戈尔丁了?

所谓“近些年中国的文学作品丰富多彩,中国的优秀作家层出不穷”,那只是你麦家的一厢情愿,这话,恐怕只能关起门来说吧,你敢在世界文坛拍这样的胸脯?

真正“赢得世界受众”的当代作家,恐怕仅只莫言等极少一两人而已吧?

“我们的作家很少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厌谁呢,只能厌我们的水平还不够。

当代文学几斤几两,读者是清楚的,真正的文学行家是清楚的,只可惜你麦家心里没个数。

就说你那些谍战小说和影视吧,虽然让你发了大财升了高官,但并不代表真的多么厉害,论艺术表现、思想深度,恐怕,连前辈人的《阿Q正传》《围城》《边城》的高度,都只配仰脖子瞻视吧?

何以就膨胀到连诺奖都瞧不上了?

你麦家不在乎诺奖,可视之为以你的水准,在乎也白搭,但你不该亮着副主席和代表的身份,阻拦其他作家在乎诺奖吧?

年近九旬的前作协荣誉副主席王蒙仍笔耕不辍,如若有生之年,有幸被邀请去斯德哥尔摩,慈翔大行相信,王老也会像屠奶奶一样,不顾朽老欣欣然前往。

我们的文学既然要“走出去”,那得“世界受众”接纳啊,“世界受众”接纳的标准,就是诺奖评奖标准,你对这个标准却又嗤之以鼻,那还是留着孤芳自赏好了。

我们的文学既然要“走出去”,总不能反反复复拿莫言开道吧,如果每隔十年或二十年,我们出个把牛逼作家诗人拿回一个诺奖,我们的文学就是想窝在家里,都办不到。

诚然,麦家毕竟不是普通网民,也是喝过不少墨水、读过不少“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系列”、浸淫过世界文化的,也晓得说,“展示人间的真情、真理,才是作家的担当”。

而“展示人间的真情、真理”,这似乎不是我们的当代文学所倡导的主流价值观的样貌,恰恰相反,正是西方普世价值观的内核之一呢,

如此前后矛盾,等于是刚说了一句话,转手就掴了自己一掌。

也许,麦家碍于身份,身不由己,不得不这么说,言不由衷?

慈翔大行宁愿相信,麦家你不是酸,不是膨胀,而是言不由衷。

(文中图片来自网络,如果原作者介意,请联系删除。感恩!)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80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