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动
原创
福利
人物
书单
阅读是一种态度
○
李沧微书城
3
月
23
日
周
五
书香沁春风
文章的主题即书名——围城,人生是围城,婚姻是围城,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的人想逃出来。
这一观点太深刻,太令人感同身受了,具体分析原因,是因为事物都有两面性,城外的人只看到光鲜亮丽的一面,城里的人体验到了里头种种滋味所以后悔不迭,又开始怀念起城外的生活。
城外的人拥有向往,城里的人拥有回忆。“向往”,“回忆”这两个词都是掺杂水分的,“向往”撇开了生活中的不如意,“回忆”就更稀奇了,就算我们从前体验过城外的生活,有多么多么地让人不耐,孤独,而经过时间的洗礼,孤独变成了自由,不耐变成了享受,我们有意无意地遗忘不甚美好的回忆,不断放大那些令我们愉悦的瞬间,要不怎么说,回忆总是难忘呢。
“谑浪笑敖,中心是悼”,典出《诗经?邶风》,指心有艰难困苦,却仍谈笑风生,想到钱钟书,历经无数变革甚至危难,笑对窘境、戏谑自若,却也合适。
钱老想要写这部书时,正值年,当时的钱老虽风华正茂,但彼时的中国却正在遭受日本
帝国主义铁蹄的践踏。钱老看这样的国家忧心忡忡却又没有办法,于是他便写下了这部流传千代的《围城》。
《围城》从“围城”这个比喻开始,淋漓尽致地表现了人类的“围城”困境:不断的追求和对所追求到的成功的随之而来的不满足和厌烦,两者之间的矛盾和转换,其间交织着的希望与失望,欢乐与痛苦,执著与动摇——这一切构成的人生万事。“围城”困境告诉我们人生追求的结果很可能是虚妄的,这看起来好像很有点悲观,但骨子里却是个严肃的追求,热忱深埋在冷静之下,一如钱钟书本人的一生。他揭穿了追求终极理想、终极目的的虚妄,这就有可能使追求的过程不再仅仅成为一种手段,而使它本身的重要意义得以被认识和承认,使我们明白追求与希望的无止境而义无反顾,不再堕入虚无。
谁人不曾进“围城”,谁人又不在“围城”?
生活本身就是一个矛盾体,就好比我们得到一些东西,就注定要失去一些东西。我们总是对自己不曾拥有的东西充满美好的向往,就因为有了这种向往,这种好奇的心态,所以我们才想去征服和拥有它。这便是所谓围城外的人想进去;可是人性的贪婪又就我们变得不懂珍惜,得到了便不再是最好的了,我们会厌烦,会抵触,会把之前的美好向往变成一种过眼云烟,所以才想着要逃离,这边围城里面的人想出来。
围城,便是反复着追求——得到——抵触——遗弃的过程,不管是对人对事,对情感,对婚姻,每个人都必定会经历的过程。与其纠结于这种对生活的深深矛盾中,不如整理好自己的心态,坦然的面对我们经历的每一件事,做好真实的自己。待到我们桑榆暮景的那一天,还能微笑的回味往昔。
生活就是这个样子。如果说做不到改变它,那我们就尝试着去接受也未尽不是好事。
《围城》在我看来,不只是一本书这么简单,它更多的是一种智慧,正如那句我们都知道的话,“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的人想逃出来。”何谓之“城”?在我看来,只要有人,有事就有了城,在事中的人想出来,把自己置身事外,在室外的人想进去,看一看到底有什么事。谁又能逃的过呢?固然,每个人都会有这样的想法,但是只有坦然面对发生的事情,与自己无关就不要参与的人才是有智慧的人,只有这样的人心中没有“围城”。
本期荐书
前五名在下方留言的读者,
可享受85折购买此书!
不要错过哦!
周末读书No.22
读不懂霍金的「时间简史」,至少该读完这20条书摘!
周末读书No.21
世上有两样东西不可直视,一是太阳,二是人心。
周末读书No.20
用钝感哲学,过滤生活的不完美。
周末读书No.19
生命中最美妙的事情,都是免费的。
周末读书No.18
为了你,我愿意热爱整个世界。
周末读书No.17
高小凤为何用一本《万历十五年》就攻陷高育良?
周末读书No.15
人民的名义火了,不单单是电视剧,书也一样精彩!
周末读书No.14
像这本书一样安静。
周末读书No.13
书影共读《嫌疑人X的献身》。
周末读书No.11
我们无法再享有天真和浅薄
周末读书No.10
无论现在多么的不开心,你要相信,明天会比今天更好。
周末读书No.9
遇见怦然心动的小书店。
周末读书No.8
我们仨,重团圆。
周末读书No.7
向着光亮那方
周末读书No.6
没有目的地的路,都叫迷途。
周末读书No.5
一座园,成全了一个人;一个人,造就了一座园
周末读书No.4
这就是我背叛自己的方式
周末读书NO.3
短短数十年里,该自在就自在吧,该潇洒就潇洒吧。
周末读书NO.2
一颗一颗星,就是一个一个人
周末读书NO.1
为你,千千万万遍
No·23
周末读书
每周一期
与您不见不散
[李沧区新华书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