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杨绛,似乎总是在钱钟书的盛名之下。
实际上,钱钟书年才开始动笔写《围城》。
而杨绛年就开始写话剧《称心如意》,一登上舞台就获得了满堂彩。
一举成名后,她又创作了《弄假成真》《游戏人间》等作品。
就在人人都称呼钱钟书为“杨绛的丈夫”时,杨绛选择了夫唱妇随,甚至在最艰难的日子里甘做“灶下婢”。
这也是杨绛一贯的行事作风,不争不抢不强求,成全了别人,也修行了自己。
杨绛先生,一生始终坚守着那一份与世无争的淡然与宁静。
她的文字,温柔而又有力量,蕴含着深刻的人生智慧。
其实,到了60还选择再婚的女人,八成和这个原因有关
古语言:平平淡淡才是真。
日子就是在时间的流逝中过出来的,一个人的生活太孤单,多了一个人,你说的话便有了倾听者。
可能这就是人生的奔头,步入黄昏的年龄,仍然渴望有个人在身边,即使没有太多爱,能一起吃饭,一起散步,生活就不会寂寞。
老人也想有个家,特别是辛苦养大的子女都有了家后,她的存在仿佛就是路边的灯,亮的时候察觉不到重要性,不亮了也就习惯了。
渐渐的,希望有个老伴可以问候早晚,生活有份依靠,搭伙过日子,哪怕在冬日也不觉得寒冷。
这和年纪有什么关系呢,不过是人之常情,心灵之所向。活到这个年纪,早就不在乎那么多言语,眼下的日子能过,畅快就是真。
儿女希望她有个伴
开头提到的姑姑,她再婚并不是自己主动提出来的,而是子女帮她张罗的。
母亲为儿女筹划了一辈子,是时候做孩子的为母亲考虑了。他们清楚母亲的喜好,于是让媒婆给母亲找了个老伴,一开始本以为很折腾,母亲不愿意,后来经过相处,母亲也默认了儿女的做法,和老伴彼此照顾。
都说可怜天下父母心,其实反过来儿女的心未尝不是和母亲一样呢,这辈子的责任和义务都尽到了,为何不能拥有自己的幸福晚年。孩子给母亲张罗对象并不是一件难以启齿的事,相反,他们只是希望母亲的生活安稳,脸上有笑容。
上了年纪的女人仍然选择婚姻,是儿女的心愿。
遇到了合适的人
爱情这样东西总是穿梭人生的角角落落,有时因为它可以克服一切,有时也因为它丧失了对生活的信心。
它就像一把双刃剑,遇见了良人,哪儿都是阳光,若走错了路,悲剧就会上演。
像钱钟书和杨绛,彼此一生都是幸运的,从青丝到白发,相辅相成,恩爱几十年,这就是天意。
也有许多天意弄人,最美好的时光错付了,晚年时分上天才把合适的人派到自己身边,历经了一段婚姻的不幸,年纪大了才开始真真正正谈起恋爱。
这就是合适,即使来得晚一些,也不妨碍彼此的交流与结合。
爱情这事,不是年轻人身上才有,只要你还活着,就有匹配爱情的资格,只要遇到的那个人够般配,年龄何来畏惧?
年少时磕磕碰碰,在女人心中埋下了种子,过去的不幸和苦难总会让人不由自主停下脚步。无论何时,做出一个现实的决定,总有背后的道理。
这是对自己的成全,也是对自己的保护。
即使到了暮年,老人的日子还是要过,生活仍然需要继续,作为旁人和子女尊重即可。毕竟人的一生来得匆忙,去得也仓促,别留遗憾,活在当下。
遇到了就是陪伴,而最好的陪伴就是终其一生。
年,作家罗银胜在收集了大量杨绛口述的一手资料后,撰写了《杨绛传》。
此书浓缩杨绛先生一生的智慧精华,给心灵迷失的当代人无尽启示。
读完《杨绛传》,关于杨绛先生如何与书为伴,在一程程人生路上,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最终见真知,便能窥见一二。
有人说:
“读懂了杨绛先生的文字,也就读懂了人生。”
透过她的文字,我们看到了幸福,看到了希望,也收获了力量。
人这一生,总会经历很多的事情,有好的,自然也有不好的。
所以,我们需要思考,需要用智慧的大脑去对待所经历的一切,如此,我们才不会迷茫和困顿。
对《杨绛传》感兴趣的朋友,点击下方即可购买:
AY61杨绛传永不褪色的优雅简朴的生活高贵的灵魂精选¥99打开百度APP立即扫码购买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