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6是一座城,一座围城

关爱白癜风患者公益援助活动 http://baidianfeng.39.net/a_xcyy/150609/4636741.html

1

年的时候,我还在我的上一份工作,国内一家主流商业杂志。

杂志社是这样的一种生态化存在——

你每周需要在杂志社出现一次,开一个例行的选题或者评刊会。

你每天可以睡到自然醒,因为大部分采访都约在十点以后。

在交稿日前,你需要有那么几天生不如死的18小时工作,但在非交稿日,你平均每天工作三个小时,或者更少。

无论你每个月给杂志社交的是还是字,你的收入也就是12k和18k的差距。

万一有人想不开,想想。对不起,杂志社没有这种配置啊。这里每天充电21小时,通话分钟。

想来那可能是我四岁以后过的最逍遥的一段时光,毕竟四岁之后我就上幼儿园了。

我的许多朋友都羡慕我,但我羡慕我身边每一个奔忙的人。

2

我羡慕一个在券商工作的同学,虽然他经常在地铁里打电话,讨论那种二三十亿的资金池,旁边的人都用异样的目光看着他。

有一次喝酒到深夜,他跟我说,他们这行儿PK的是,头一天晚上客户张罗喝酒,都喝成孙子,第二天早上八点,谁能西装笔挺地出现在会议室。不能的那个,精神不够饱满的那个,就out了。

我自此开始羡慕他,因为感觉他进入了一个升级打怪的体系,一种可以用得上“要注意身体啊”这种台词的体系。

我羡慕一个创业的朋友,虽然他那个项目听起来四面漏风。他搞了一个十几个人的团队,像许多创业团队每天鸡血,然后干一些狗血的事儿。

有一次我去他的公司找他玩,他正跟另一个创业者聊天,说“像我们这样的人,这辈子肯定不会为钱发愁了”。

我自此开始羡慕他,虽然我知道他的这个创业项目大概率会死,但我觉得他融入了某种主流游戏体系,开始增长智慧和盲目自信。

我羡慕一个做投资的采访对象,他跟我差不多大,每天看若干个项目,开若干个会,从没投出什么给基金赚钱的项目。

每次见面聊天,他都会讲刚看了一个啥项目过来,等下要去看啥项目。虽然我知道,那都不会是给他们基金赚到钱的项目。

但我羡慕他,因为他是忙着去追赶某种可能性。

我羡慕我的一个在某家互联网公司工作的朋友,虽然她在其中,也只是诸如一颗螺丝钉般运转。

有一次见面她说,“公司现在4万人了,跟我刚去的时候几百人很不一样,我们都得学会如何跟这个规模的公司协同”。

那一刻我羡慕她,因为我从来没在超过人的组织里工作过。

那年我31岁。我目力所及的别人家的30岁的大人,都是奔忙的,他们不断踮起脚尖获得某些成长,他们努力靠近体面的生活,也许不能,但他们一直在尝试。

而我,就困在一份不需要我很忙,也看不到收入会以任何可能性接近房价的工作中。

3

如果看着别人家的孩子都忙着去上各种补课班,某个孩子可以在家按照天性自然成长,那她一定可以很快乐。

但我是个31岁的人。周遭每个人的,都在提示我,自己是不是在荒废生命。

在生命一些你还苦逼的动的日子里,我在休养生息,那我等啥呢?难道真的等得来褚时健85岁上哀牢山的时刻?

一边用闲暇时间写这个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45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