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女作家苏雪林结婚36年,坚决不与丈夫

白癜风知名专家 https://m.39.net/disease/a_5951583.html

导语:爱情这两个字,是每一位青春的少年少女们都为之向往的,特别是青春期朦胧的少年少女,在这个时候会向往爱情。认为自己以后会为了爱情而生,也会为了爱情而死。可是爱情和婚姻始终是不一样的,钱钟书把婚姻比喻成围城。

他说到婚姻就像是围墙,墙外的人想进去,墙里的人想出来。事实上也真的是如此。爱情就像是浪漫,有时有有时却无。婚姻是生活,时时刻刻都围着你转,要想着那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在婚姻里有的人会受折磨,有的人会反抗,民国时期的女作家苏雪林就是会反抗婚姻的人。

一、民国时期的女作家苏雪林

苏雪林是出生在浙江省的一个官宦人家,因为父亲是做官的,所以他们的家庭生活还是比较好的。正是因为这些原因,父亲对苏雪林的教育十分看重,所以从小就让她多读书,多学字。

苏雪林也十分的聪颖,她特别喜欢文学,所以在她的努力下,十八岁的时候考入安徽省的一所师范学校。在这所学校里的学习让她更进一步,而后她又考入了北京的一所女子师范学校,那时候胡适还是她的老师。

虽然苏雪林自己接受过先进思想的教育,受过先进思想的洗礼,但是她的家庭还是比较封建的。那个时候,家人们认为女子的最终归宿,就是要结婚,成为别人的妻子,在家里相夫教子。

她的母亲也是这样的,所以在父母的逼迫下,想让苏雪林尽快回家,和一个商人的儿子结婚。因为母亲这个时候病重,苏雪林也只能遵照母亲的意思,和那个商人的儿子结了婚。但是婚后,她也并不幸福,干脆就一直追随自己的文学事业,成为了一名著名的作家。

二、苏雪林的分居婚姻

母亲给苏雪林找的那个商人的儿子,叫做张宝龄。张宝龄是一个商人的儿子,家中不仅有钱,他还是接受过教育的人,曾经还在美国留过学。在外人看来,苏雪林和张宝龄他们两个是非常般配的一对,不管是家庭背景还是学识修养,都是天造地设的一双。

即便如此,张宝龄始终不是苏雪林心中的那个好男人,虽然他的家庭背景很好,人品也很好,但是他却不懂浪漫,不懂受过教育,接受过新思想的苏雪林心中想要的是什么。

苏雪林想要浪漫的玫瑰花,张宝龄只会给她端一碗白米饭,苏雪林想要在树下赏月亮,张宝龄却只会给她吃月饼。这样性格差异极度不平衡的两人,始终走不到一起。

所以在结婚以后没有多久,苏雪林就受不了自己的丈夫,提出了分居,这一分居就是三十六年之久。其实张宝龄也知道他们两个的问题,也在尝试着改变,只不过苏雪林没有等到他变好的那一刻就提出了分居。

三、苏雪林的新女性思想

苏雪林她是民国时期的一位著名女作家,她接受过新思想的洗礼,所以她非常痛恨那种男尊女卑的封建思想。她看不惯那些包括母亲在内的女性,成天围着男人转的样子。

也认为女性并不是只是依附在男性之下,所以她也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抵抗这种思想的束缚。有一次张宝龄生了重病,想要苏雪林给他端一碗热汤,缓和一下自己的疼痛。苏雪林对于张宝龄的这种要求拒绝了,因为她认为女性并不是专门伺候男性的。

她说:我是接受过新思想的女性,而不是专门伺候男人的。后来苏雪林因为工作的原因,和张宝龄开始了三十六年的分居生活,那时候因为交通不便,信息也不相通,所以他们分居了几年以后,也都没有联系过对方。

这些年里,苏雪林一直在忙碌着自己的工作和事业,根本无暇顾及张宝龄。只是在几十年以后,苏雪林才意外得知张宝龄已经去世了。这是怎样的一对夫妻,就连丈夫去世还是从别人口中得知的。

结语:其实张宝龄心里是深爱着苏雪林的,即便是夫妻,他也给了苏雪林足够的空间和尊重。就连苏雪林提出分居,他也默默地接受。苏雪林是一个新时代的女性,她敢于突破束缚,敢于和时代的封建思想斗争。虽然她一生都和张宝龄是名存实亡的夫妻,但是她也在用自己的行动述说自己的一生。就算离开男人,她也是一个成功的女性。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79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