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点新闻”1月23日消息称,近日香港电影评论学会公布年度学会大奖得奖名单,其中美化黑暴电影《理大围城》夺得“最佳电影”。政界人士对此表示,有关电影有美化犯罪之嫌,机构颁奖给纪录违法行为的电影会向社会传递不良信息,做法不合理,政府应监察。
据香港“点新闻”等港媒报道,《理大围城》声称由“香港纪录片工作者”导演,拍摄前年“修例风波”中香港理工大学的暴徒情况,在放映时已被电影、报刊及物品管理办事处评为三级电影,指内容有可能触犯现行的法例、频频播出粗鄙语言、大篇幅细致记录严重犯罪行为,要求加入警告字眼。
报道称,不过,香港电影评论学会近日却给《理大围城》颁奖,同时大赞电影的“叙事与美学成熟”,并声称“令本地纪录片迈向新境界”云云。
多名政界人士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有关电影有美化犯罪之嫌。
据“点新闻”报道,香港立法会体育、演艺、文化及出版界议员马逢国表示:“若电影内容牵涉到暴乱、‘占领’等违法内容,有鼓吹违法行为甚至‘港独’等讯息,已属另一问题,香港艺术发展局及康文署均有责任去审视相关电影的内容。”
民建联立法会议员刘国勋批评称:“《理大围城》的内容有美化犯罪之嫌,而该学会颁发奖项予纪录违法行为的电影,变相会鼓励市民犯罪。”
公民力量成员李梓敬则表示:“该电影的内容有违香港国安法,甚至将犯罪行为‘浪漫化’及‘英雄化’,会荼毒青少年。避免别有用心者有机会通过电影鼓吹违法行为,亦应考虑停止资助相关机构。”
年11月,原本采取开放政策、让公众自由进场的大学校园成为暴徒攻击的目标。香港理工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先后被暴徒占领,前者被占领长达约两周,多所高校被迫宣布停课或提前结束学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