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想想结婚以前把恋爱看得那样郑重,真是幼稚。老实说,不管你跟谁结婚,结婚以后,你总发现你娶的不是原来的人,换了另外一个。
这是《围城》中,让我印象比较深的一小段文字,想来,婚姻大多数如此,因为爱而结婚,是幸运,大多数的人,恐怕都是因为“适合”结婚而结婚吧!
书中5位主角的爱情和婚姻,好像就已经说透了婚姻的真相:结婚,不需要伟大的爱情,自己“破”不了自己心中的“围城”,跟谁结婚,结局都是一样的。
一、被剩下的大龄女博士
苏文纨给人的感觉很复杂,她是高级知识分子,家庭条件优渥,父亲是当官的,在欧洲留学取得了博士学位,这样的女人,身边是不缺追求者的。
“从前她一心要留学,嫌那几个追求自己的人没有前程,大不了是大学毕业生。而今她身为女博士,反觉得崇高的孤独,没有人敢攀上来。”
因为心气高,看不起身边那些普通的追求者,后来成了大龄剩女,偏巧在回国的船上,苏文纨遇到了大学同学方鸿渐,她开始倒追之路。
女人太主动,会把男人吓跑的。
方鸿渐自觉条件配不上苏文纨,心里是有点惧怕她的,对她的暧昧,方鸿渐不拒绝、不主动,就这样耗着,就当打发闲暇时光。
赵辛楣是她最忠实的追求者,追了她二十年,她丝毫没有被打动。
“她跟辛楣的长期认识并不会日积月累地成为恋爱,好比冬季每天的气候罢,你没法把今天的温度加在昨天的上面,好等明天积成个和暖的春日。”
苏文纨在被方鸿渐拒绝后,转头就嫁给了曹元朗,一个身材矮胖的油腻男人,很会奉承她。
很多人看到这里,非常不理解,苏文纨不能嫁给方鸿渐,可以嫁给赵辛楣,赵辛楣的家世也不错,为什么会选择一个曹元朗?真是瞎了眼。
苏文纨知道赵辛楣喜欢自己,她也很了解赵辛楣,赵辛楣是个非常聪明的人,如果嫁给他,自己不好掌握住赵辛楣,宁愿选一个蠢笨一些的,自己在婚姻里才有主动权。
苏文纨在面对婚姻时,是很理性的,她只选适合的。
二、苦追“白月光”二十年
苏文纨不嫁赵辛楣,她却希望赵辛楣能为她守身一辈子,原著中,苏文纨的“坏心思”被一句话说透:
“她不嫁赵辛楣,可是她潜意识底,也许要赵辛楣从此不娶,耐心等曹元朗死了候补。”
赵辛楣把苏文纨当成自己的“白月光”,即使她结婚了,赵辛楣还会经常想到她,后来他还因为汪太太跟苏文纨有几分相似,办了蠢事,只能离开三闾大学,另谋生路。
赵辛楣爱苏文纨,他也不可能傻到等着她离婚,时间会抚平所有的伤痛,包括爱情。
一个人太爱另一个人,我觉得也不太好,就像赵辛楣这样的男人,因为太爱苏文纨,他就愿意为了她做一切事,不停地放弃自己的底线,在她面前,一点尊严都没有,召之即来挥之即去,如果娶了苏文纨,赵辛楣的好日子就到头了。
赵辛楣真正醒悟后,他是这样说的:
“我近来觉悟了,决不再爱大学出身的都市女人。我侍候苏文纨够苦了,以后要女人来侍候我。我宁可娶一个老实、简单的乡下姑娘,不必受高深的教育,只要身体健康、脾气服从,让我舒舒服服做她的LordandMaster。我觉得不必让恋爱在人生里占据那么重要的地位。许多人没有恋爱,也一样的生活。”
是啊,大多数的夫妻都是没有伟大的爱情的,我们常说的恋爱,大多数是了解对方的过程,真正的爱情,大都是想而不得。
“你真娶了苏小姐,滋味也不过尔尔。狗为着追求水里肉骨头的影子,丧失了到嘴的肉骨头!跟爱人如愿以偿结了婚,恐怕那时候肉骨头下肚,倒要对水怅惜这不可再见的影子了。”
这是方鸿渐安慰赵辛楣的话,如果赵辛楣真的跟苏文纨结婚了,他心里的美好爱情,也会消失得无影无踪。
赵辛楣最终也没有娶自己的心上人,接受现实后,他娶了一个很普通的女生,纯粹是为了结婚而结婚。
赵辛楣家庭条件好,在结婚对象上,他有选择的余地,但是,爱情和婚姻不一样,爱情是不理智的,婚姻是综合衡量后的决定。
三、娶了“心机女”的方鸿渐
苏文纨没有属于自己的爱情,她没有真正爱过谁,她“挑上”方鸿渐,也是因为方鸿渐“合适”,作为结婚对象,还是不错的。
方鸿渐不喜欢她,他选择了唐晓芙,因为他是真心喜欢唐晓芙,只和荷尔蒙有关。
因为自己学历造假,又伤害了苏文纨,方鸿渐最后也没能留住唐晓芙。
两个都不错的女人,他一个也没抓住,如果娶了苏文纨,虽然不爱,但是生活上应该过得不错,事业上也一定发展得好;如果娶了唐晓芙,他就是娶了自己的意中人,不会有遗憾,可惜,两个女人,他都错过了,方鸿渐最后娶了“心机女”孙柔嘉。
关于孙柔嘉,很多人说她有心机,也有人说她是为了追求真爱,并不算心机。我觉得孙柔嘉是有自己的心思的,很有主见,如果说是心机,就有点过头了。
方鸿渐是半推半就地娶了孙柔嘉,那个时候,赵辛楣离开了三闾大学,又经常被赵辛楣开玩笑,在半推半就下,他娶了孙柔嘉。
“孙小姐很好,我跟她一路来,可以担保得了她的脾气。”
方鸿渐对孙柔嘉不喜欢,也不讨厌,在他印象中,孙柔嘉就是一个很温柔的女孩子,又很懂事,没有什么大缺点,但是,也没有让他心动。
只因为孙柔嘉经常接触他,两个人熟悉了,再加上孙柔嘉使的小计俩,他娶了孙柔嘉。
作为男主角,他没有娶上白富美苏文纨,也没有娶回自己真心爱过的唐晓芙,最后娶了一个各方面都平平的孙柔嘉。
孙柔嘉爱过方鸿渐吗?我觉得没有,她相中方鸿渐,应该也是觉得他在身边的男人中,还算不错。
他们的结合,更是印证了书中的那句话:
“结婚无需太伟大的爱情,彼此不讨厌已经够结婚资本了。”
四、“留白”的唐晓芙
“唐晓芙显然是作者偏爱的人物,不愿意把她嫁给方鸿渐。”
这是杨绛先生为《围城》做的一些补充,或者说是幕后故事吧!她也更懂得作者这样安排的意图。
唐晓芙是书中最完美的形象,也是书中唯一的爱情故事,方鸿渐对她的感觉,就是爱情。
方鸿渐追求唐晓芙那阵子,他整天脑海里想的都是唐晓芙,她的回信,他要反复看很多遍,想着跟她结婚,完全打乱了他正常的思绪。
“那种情感,追想起来也可怕,把人扰乱得做事吃饭睡觉都没有心思,一刻都不饶人,简直就是神经病,真要不得!”
方鸿渐回想起那个时候,他觉得那个阶段的自己太疯狂了,如果真的娶了唐晓芙,日子过得恐怕也不会如意。
唐晓芙最后跟父亲去了重庆,再没有出现过,她想要的是一个完全属于她的男人,不允许有污点。
作者没有交代唐晓芙最后的婚姻生活,因为唐晓芙的爱情观,是非常单纯和幼稚的,也就是围城外面的人才会有的想法。
她见识了方鸿渐这样的男人,就是她走进围城很重要的一步,她最终也会屈服于现实,找个适合结婚的男人结婚,忍受着丈夫不光彩的过去,甚至将来也会做出令她作呕的事。
“作者如果让他们成为眷属,由眷属再吵架闹翻,那么,结婚如身陷围城的意义就阐发得更透。”
唐晓芙看似没有结局,实际上,她的结局在苏文纨、方鸿渐、赵辛楣等人身上写明了,最后都逃不过世俗。
五、结婚,不需要伟大的爱情
书中5个主角,方鸿渐、苏文纨、赵辛楣、唐晓芙还有孙柔嘉,在她们身上,我看到了婚姻的一个真相:大多人结婚,都不是因为爱情。
方鸿渐跟孙柔嘉结婚,不是因为爱情,是因为两个人挺般配;赵辛楣结婚,是因为年龄到了,家里人介绍的靠谱,适合过日子;苏文纨嫁给曹元朗,因为他崇拜自己,自己又能掌控得了。
婚姻里,夫妻双方能平衡,就是因为“算计”,这样的婚姻反而更长久。
爱情,存在的时间很短,一段过了那个时期,就只剩下鸡毛蒜皮,那时候,两个人的性格、家庭和个人能力等,如果不匹配,婚姻根本进行不下去。
“他对自己解释,热烈的爱情到订婚早已是顶点,婚一结一切了结。”
结婚,在一定程度上来说,就是爱情的“终点”、“坟墓”。因为结婚后,婚姻生活就不只是两个人的生活了,而是两个家庭的事。
“像现在平平淡淡,情感在心上不成为负担,这也是顶好的,至少是顶舒服的。”
有爱情,又适合走进婚姻,自然是最好的结果,如果没有伟大的爱情,也是可以凑成一对佳偶的。
六、自己过不好这一生,结婚对象是谁,结局都一样
苏文纨结婚后,气色好了,脸也圆润了,看来日子过得还是不错的,但是,她的婚姻并不幸福。
她不知道赵辛楣已经订婚,试图跟赵辛楣保持不正当的关系,孙柔嘉只见苏文纨一面,两个人一句话都没有说,孙柔嘉就看出了苏文纨现在的婚姻状态:
“俗没有关系,我觉得她太贱。自己有了丈夫,还要跟辛楣勾搭,什么大家闺秀!我猜是小老婆的女儿罢。”
苏文纨的婚姻不幸福,她想的是找“备胎”赵辛楣,这样下去,她的婚姻只会越来越糟。
苏文纨结婚后,依然没有改掉自己的傲慢与偏见,讽刺方鸿渐,连带嘲笑孙柔嘉,曹元朗再是个傻子,也不会继续恭维她的。
婚姻过得幸不幸福,大多数都是自己造就的。
方鸿渐和孙柔嘉挺般配的,但是,最后也闹散了,我觉得主要原因在于方鸿渐,他这样的人,跟谁结婚,结局都会是一样的。
从个人角度看,方鸿渐是个情商不高的人,他在职场中混不好,还不听别人的意见;在家庭里,他父母思想迂腐,自己虽然留洋,但是观念上还不如孙柔嘉开明。
“鸿渐同情太太,而又不敢得罪父母,只好一个人回家。”
结婚后,这些家务事是很繁琐,方鸿渐没有处理好,他没有什么大的缺点,不够圆滑,度量小,方鸿渐评价他的一句话特别准确:
你不讨厌,可是全无用处。
方鸿渐这样的没用男人,在婚姻里,是处理不好婆媳、夫妻矛盾的,也就是很多女人认为的窝囊男人。
如果娶的不是孙柔嘉,方鸿渐的婚姻生活也会是一地鸡毛,像他那两个弟媳妇,一个比一个精,他更是招架不了。
结语:
婚姻像是围城,我觉得这话说得对,没有进去的人,会很期待,带有美好的幻想,一旦进了围城,就会看到它不堪的一面。
有的人愿意在围城里,尽量平衡好婚姻,放弃自己当初的一些坚持,也愿意做出改变;有的人只想着自己,不愿意为婚姻付出,最后只能被“婚姻”的枷锁毁了。
婚姻的“围城”,只能自己“破”,自己过不好这一生的人,他的婚姻恐怕也不会好。
如果自身有缺陷,适应不了婚姻,无论跟谁结婚,结局都差不多。
当你觉得婚姻不幸时,先从改变自己开始!
作者:沐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