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城读书笔记系列1谈谈人性,说

钱钟书先生的《围城》买了好多年了,一直放在书架上没看。《围城》被很多书榜安利为必读书之一,看了一些钱钟书先生的文献资料,也知道他的作品绝对是有份量和质量保证。坚持读书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加上现在年纪上去了,读书越来越慢,我也不追求速度,反正买了那么多书,却有很多书没有读过,和窦文涛的感觉一样,我相信自己此生都不会读完书架上的书。

今年才开始读《围城》,目前为止只读了五十多页,被里面的人物的描写和文学的书法所吸引,首先说说一些复杂的人性。

苏小姐身上有典型的中国知识女青年特质,就是一副孤芳自赏、落落难舍的样子。对粗俗或者不如自己的人是看不起或者不屑一顾的。但是表面功夫还是做得不错,有中国人特有的那种“口是心非”。比如在船上的时候,她看不起孙太太,而且也不喜欢小孩子,尤其是孙太太的熊孩子。可是她也同样爱听好话,表面功夫做得很好。书里写道:

『孙太太抱歉地拉皮带道:“你这淘气的孩子,去跟苏小姐捣乱!快回来。——苏小姐,你真用功!学问那么好,还成天看书。孙先生常和我说,女学生像苏小姐才算替中国争面子,人又美,又是博士,这样的额人到哪里去找呢?像我们白来了外国一次,没读过半句书,一辈子做管家婆子,在国内念的书,生小孩儿全忘了——吓!,死讨厌!我叫你别去,你不干好事,准弄脏了苏小姐的衣服。苏小姐一向瞧不起这位寒碜的孙太太,而且最不喜欢小孩,可是听了这些话,心上高兴,倒和气的笑道:“让他来,我最喜欢小孩子。”她脱下太阳眼镜,合上对着出神的书,小心翼翼的握着小孩子的手腕,免得在自己衣服上乱擦。』

这段对话表现了两个特别中国式的女人的人性,孙太太典型的人情世故,像刘姥姥一样的人物,她明白苏小姐对自己的小孩已经不悦了,于是一阵夸,使劲夸,知道再清高不可一世的人也是爱听好听的话。果然苏小姐听了这些话,虽然心里瞧不起孙太太也最不喜欢小孩子,嘴上却说『让他来,自己最喜欢小孩子』,身体倒很诚实,握着小孩的手就是不让弄脏自己的衣服。苏小姐这种『心口不一』,也是典型的中国人个性,我们身边很多这种人,明明心里不开心,碍于场面或者追求外在的体面,享受外在的荣光和别人的奉承,也不会表现出来。

虽然只看了51页,但发现《围城》里面写的人物都是典型的中国人,主人公方鸿渐先不说了,一些小人物的描写都很精彩。比如那个想招方鸿渐为女婿的富人张太太,通过打麻将,将人物形象和中国人的特性写得入木三分。

张太太本想着方鸿渐是来相亲的未来女婿,打麻将输了钱,料想着自己不说,方鸿渐也不好意思开口要,可是方鸿渐留过洋的人,不吃这些哑巴亏,便是开口说了,而且还要得很体面,这段对白也写得特别过瘾,里面写着:

「八圈打毕,方鸿渐赢了三百块钱。同局的三位,张太太、“有例为证”和“海军大将”一个子儿不付,一字不提,都站起来准备吃饭。鸿渐唤醒一句道:“我今天运气太好了!从来没有赢过这许多钱。”张太太如梦初醒道:“咱们真糊涂了!还没跟方先生清帐呢。陈先生、丁先生,让我一个人来付他,咱们回头再算得了。”便打开钱袋把钞票一五一十点交给鸿渐。」

张太太虽然是有钱人,但是心里打着如意算盘,料着方先生不敢要。可是方鸿渐也是聪明人,既然看不上你家女儿也没必要赏对方父母这个人情,巧妙地要了,料对方也不好意思不给,果然张太太给了,表面上客气,心里肯定牙痒痒,事后果然说方鸿渐气量太小把钱看得太重。

钱钟书真的太懂中国人了,这段写得真是精彩,将中国人那种爱面子却也不想让利的那种复杂、迂回和纠结写得跃然纸上。

除了人性,《围城》在文笔上也写得颇为出彩,别具一格。比如开头那段文字描写,印象非常深刻,和《百年孤独》的开头一样让我难忘。里面写着:

「红海早过了,船在印度洋面上开驶着,但是太阳依然不饶人地迟落早起,侵占大部分的夜。夜仿佛纸浸了油,变成半透明体;它给太阳拥抱住了,分不出身来,也许是给太阳陶醉了,所以夕照晚霞隐退后的夜色也带着酡红。」

这段把日落和夜写活了,写出了人类的感情,这是要多么热爱生活和体察自然万物才能把这些自然现象写得如此鲜活啊。再比如张先生喜欢中文夹着英文说话,里面写着:

「他并无中文难达的新意,需要借英文来讲;所以他说话里嵌的英文字,还比不得嘴里嵌的金牙,因为金牙不仅妆点,尚可使用,只好比牙缝里嵌的肉屑,表示饭菜吃得好,此外全无用处。」

这段的比喻用得非常妙,对着中国人说话夹着英文字,除了装逼外别无用处,牙缝里嵌的肉屑这个特别形象,作者非常幽默却又毫不留情的指出这种装逼的无用。

再比如,方鸿渐的意中人唐晓芙第一次出场时候的描写也非常有意思,写道:

「唐小姐妩媚端正的圆脸,有两个浅酒窝。天生着一般女人要花钱费时、调脂和粉来仿造的好脸色,新鲜得使人见了忘掉口渴而又觉得嘴馋,仿佛是好水果。她眼睛并不顶大,可是灵活温柔,反衬得许多女人的大眼睛只像政治家讲的大话,大而无当。」

看得出钱钟书先生对唐小姐这个形象是真的爱,外貌的描写都看出了那份真挚的感情,用了对比和比喻的手法来写女主角的外貌,虽然没有用漂亮迷人的字眼,但就是觉得唐小姐的外貌是女人中的标致极品,就如同曹雪芹写林黛玉一样,喜爱之情溢于言表。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1234.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