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钟书在《围城》里曾说:世上只有两种人。比如一串葡萄到手,一种人先挑最好的吃,另一种人把最好的留在最后吃。
照例第一种人应该乐观,因为他吃每一颗都是吃剩的葡萄里最好的,第二种人应该悲观,因为他吃每一颗都是吃剩下的葡萄里最坏的。
不过事实都适得其反,缘故是第二种人还有希望,第一种人只有回忆。
面对一串葡萄,你是怎样的吃法呢?先吃好的?还是先吃坏的?
第一种是乐观主义者,第二种是悲观主义者。
大多时候,老人给孩子剥葡萄,往往是挑大个的,好看的,熟的,甜的,等孩子吃完了,吃够了,再挑那些剩下的吃;总得有人吃那些不好的。
若我吃葡萄,可能是比较随意,大小通吃,但一般是先挑坏的吃,看来我跟第二种比较像。
其实,到手的葡萄若是一样的,不管它是好是坏,顺其自然。譬如人生,交织着幸运和不幸,有成功也有失败,无论怎样,坦然面对。成功固然可喜,看庭前花开花落,失败也犹荣,忘天上云卷云舒。
想起台湾漫画家蔡志忠说的话,如果拿橘子来比喻人生,一种橘子大而酸,一种橘子小儿天。一些人拿到大的就会抱怨酸,拿到甜的就会抱怨小。
而我拿到了小橘子会庆幸它是甜的,拿到酸的会庆幸它是大的。
工作生活中,做一个地道的乐观者。因为人生不如意事情常八九,悲观者只看到生活的八九,不如意就常不如意。
乐观者能常想一二,不如意也慢慢演化成如意。
只要努力,只要不放弃,只要保持乐观的心态,会有更好的葡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