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子玉
家事,国事,天下事,雄主明君们往往最头疼的其实是最小单元的家事。
康熙帝九个儿子为了争夺储君之位上演了一出“九子多嫡”的大戏,康熙曾悲愤地说:“以后朕驾崩了,你们就把我停放在乾清宫,朕要亲眼看着你们兵戈相见。”
多么的无奈。
春秋第一霸主齐桓公姜小白的暮年也被困在了儿子们争权的围城里,可躺在病床上已经奄奄一息的他只能无奈地看着齐国庙堂乱成一片。
罢了。
齐桓公带着遗憾离开了世界。
他的五个儿子果然为了君位是兵戈相见,灰天暗地打了好几个月才终于决出胜负。公子无亏夺得了君位。
此时,齐桓公已经被置之不理六十七天,尸体已经高度腐烂,臭气弥漫了整座宫殿。
一代雄主就落得如此结局,一声叹息。
说说齐桓公的霸业吧。
当靠政变上位的公子无知被刺杀之后齐国的君位一时空缺。齐国高管高敬仲紧急致电避难在莒国的公子小白,“大位空缺,速回。”
朝中有人支持,事情自然好办多了。
可是身在鲁国避难的公子无纠也得到了消息。这就是说,他和小白谁先回到齐国谁就将坐上齐国的君位。
两人都将油门一脚踩到了底。
公子纠在“赛跑”的同时还安排了一个动作,派属下管仲刺杀小白。
管仲一箭射中小白,小白大喊一声直接就倒在了车中。
其实,那一箭只是射中了小白的衣带钩而已。小白通过装死躲过一劫并迅速回到了齐国继承了君位。
小白就是威名赫赫的齐桓公。
公子纠的人生只剩下悲剧。君位没抢到只能又回到鲁国,最后被齐国逼迫鲁国国君给杀了。
对于那位干脏活的管仲小白也是必欲杀之。辅佐自己的鲍叔牙劝他:“您要想维持现有的局面治理好齐国,有我就够了,齐国要是想争霸,那还真得管仲这个人了。”
齐桓公志在天下,直接就将刺杀这件事翻篇。
雄主和能臣终于碰撞,火花四射。
▲管仲《东周列国.春秋篇》/剧照
当时的齐国传统的发展模式已经面临崩溃,国家急需要一场彻底的改革。齐桓公将改革的事宜全权委托于管仲,让他在总设计师的位置上尽情发挥。
按现在的话说就是,董事长领导下的总经理负责制。
管仲在内政上对官员采取绩效考核制度,经济上以公有制经济为主导并在鱼、盐两个领域发展出了完整的产业链。
改革的成效很快就肉眼可见,国家富强了,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获得感和幸福感也都上了一个高度。
齐国通过创新完成了转型升级。
有了经济的支撑,齐桓公和管仲接着操盘齐国的称霸之路。
那是一个礼崩乐坏的时代,周天子没了权威,旧有的社会秩序崩溃,天下急需一套新的秩序来约束大家。
管仲给出的密码是:尊王攘夷。
将周天子的权威重新树立起来,打压那些藐视、挑战周天子权威的国家。
一件事情的发生让众诸侯都争着做齐国的小弟。
齐国出兵打败了鲁国,并逼迫鲁国签署不平等条约割让给齐国土地。
在签约仪式上,齐桓公被鲁国的曹沫趁机拿刀挟持。齐桓公只能答应了曹沫的请求,退还鲁国的土地。
之后,齐桓公信守承诺完全没有依仗齐国的强大兵力耍赖。
诸侯们沸腾了:“齐桓公是一个讲武德的人呀。”
好了,大家以后就跟你混。
众诸侯相继团结在了齐桓公“尊王攘夷”的大旗之下。
齐桓公七年,齐国在甄大会诸侯,齐桓公成了实至名归的霸主。
此后,齐桓公严格履行作为霸主的义务。
齐桓公二十三年,山戎攻击燕国,齐桓公亲自率兵去救。燕国国君被直接感动。事后,他将班师的齐桓公是送了一程又一程,直到齐国的境内。
接着,齐桓公的一句话直接让燕国国君哭了,“按照规定,诸侯国君相送一般都不出境,为了维护制度我就将你所走过的齐国土地都送给燕国了。”
此事直接就上了当天的“头条”。
众诸侯直接跪了,服。
为了遏制楚国欲将自己的势力范围渗透到黄河南岸的野心,齐桓公率领诸侯联军南下击楚,愣是逼得楚国将野心压了回去。
此后,楚国乖乖向周王室进贡。
三十五年,齐桓公在葵丘大会诸侯。周襄王也派出了特别代表来到现场向齐桓公致以亲切的问候。
▲葵丘之盟图源/网络侵删
为了表示对王室的敬重,齐桓公跪着接受了天子赐的肉。
齐桓公的事业达到了巅峰。
三十八年,齐桓公又出兵帮助周襄王平定了内乱。
可春秋时期的主题是争霸,齐桓公做了霸主,别的国君也想做。加上齐桓公后来也有点骄傲,诸侯们对齐国已经有点离心离德。
四十一年,齐国,齐桓公走到了分岔路口。这一年,管仲去世了。
随着管仲的去世,齐桓公彻底放飞了自我,他大肆任用奸佞之臣易牙、竖刁、公子开方。
这三位都是什么人?
易牙把自己儿子杀了做成肉给齐桓公吃;竖刁把自己阉了来给齐桓公做宦官;公子开方背叛自己的亲人多年不归,一直陪着齐桓公玩。
管仲生前就曾劝齐桓公:“易牙、竖刁、公子开方这三人都是没有人情的人,千万不可信任。”
可齐桓公偏偏就被此三人给迷惑了。
从此,齐国形成了这三个人专权的局面。齐国诸位公子争权也正是因此三人而起。
齐桓公最终也为自己亲小人的行为买了单,被这三个人给活活饿死了。
齐国的霸业也彻底流产。
可以说,齐桓公和管仲是相互成就的,而两人之所以能够成就“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霸业,这其中不仅有他们自身的努力,更是时代因素的助力。
旧有的秩序崩溃急需有人建立新的秩序,而有此能力的当时只有四个国家,晋国、楚国、齐国和秦国。晋国正在内乱,秦国太偏,楚国把自己当成蛮夷,于是,齐国就成了唯一选项。
历史选择了齐桓公。
最后说说管仲和鲍叔牙的友谊吧。
▲鲍叔牙(右)《东周列国.春秋篇》/剧照
管仲曾经和鲍叔牙一起做生意,分红时管仲总会给自己多算点,而鲍叔牙却不以为这是管仲贪财;管仲曾经给鲍叔牙出过好多次主意,但最终却演变成了坏主意,而鲍叔牙却觉得都是时势使然,和管仲没关系;管仲曾经三次被“公司”开除,鲍叔牙都没有觉得是管仲能力的问题;管仲当兵时做过三次逃兵,鲍叔牙却非常理解,因为管仲还有老母亲要孝敬。
有这样的朋友真的是管仲的幸运。
在齐桓公当上国君之后管仲坚信自己不会被杀,因为他对自己和鲍叔牙的友谊充满自信。
果然。
管仲曾经感慨道:“父母是生我的人,而鲍叔牙才是知己呀。”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管鲍之交”。
写文不易,看完记得点个“赞”。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