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无书可读的读书日,说一说那些年我反复读

今天是世界读书日,你不知道说明你不读书。比不读书还要糟糕的,是不知道读好书。文字是有一条金线的,达到了就是好,达不到就是差。书籍销量未必代表作者水平,但时间是站在好作品这一边的,一本书如果老不畅销,老是没有让人读的欲望,那它一定不是好作品。读书日最适合不读书,最近也无书可读。说一说本人曾反复读过的书。水浒传都说是黑社会必读之书。小学二年级就读了,还好,现在还没混成黑社会这个很有前途的职业。记得那时读的是缺页的《水浒》,印象最深的是看到开头主席的黑体字语录:“这部书好就好在投降,作反面教材,使人民都知道投降派。”何意?当时懵懵懂懂。很多字不认识,连蒙加猜,许多都读了别字,形成痼疾,遗毒至今。那些经典内容没怎么记住,倒是没忘征辽的那段。宋江一伙招安后就去北征辽国,那真叫扬眉吐气,把大辽国打的乖乖服软,屈膝投降。后来才知道这并不是真实历史,但看起来很爽。红楼梦中国最好的小说,没有之一。开始不感兴趣,男孩子爱看的是打打杀杀,什么家长里短、儿女情长,不懂。后来慢慢读进去了,读尽世情百态,诗词隽永,多愁善感。现在明白了:每个少男内心中都住着一个贾宝玉,其实多数是薛蟠,好多女孩幻想做一个林黛玉,后来活成王善保家的。有时感觉心烦,就拿起来,随便翻到那一页读一读。北极光下的幽灵冷门二战谍战小说。描写海外风物,如临其境,关键是作者宋宜昌从未去过。行文有欧美风,开头描述的海战,令人震撼。故事情节比现在大多数小说好。大卫科波菲尔不是魔术师,是狄更斯的小说。讲述一个童工的平凡人生,全名是《布伦德斯通贫民窟的大卫·科波菲尔之个人历史、历险、经历和观察(他从来没想以任何方式出版)》,这个书名几乎会吓退所有想读它的人。里面有个三角恋情节,现在觉得很老套,就是狄更斯首创的,后来言情文用的极多。具体是什么,就不告诉你,自己看书。围城经典讽刺小说。这本书讲述了一个大家都会遇到的困境,也是无解的困境。很多聪明人都读过围城,大家都认为自己是钱钟书,没有一个认为自己是方鸿渐。想知道什么叫中国文人的机智和刻薄,请看此书。传统下的独白作者李敖的名气,大过自己的多数作品。这本书是他早期的杂文作品,最值得读的是《妈妈的梦幻》,妙趣横生;《老年人和棒子》,振聋发聩。现在的愤青好好学学,什么叫骂人骂出文化,骂出深度,而不是在网络胡乱发泄,普及生理卫生知识。油麻菜籽冷门军旅作品,作者刘毅然,说了你也不知道。写军旅生活,写青春少艾。里面的情节,上世纪80年代的主人公当兵提干,第一天领到四个兜的干部服,叠好压在枕头下,将三尖头皮鞋擦的乌黑锃亮,第二天穿出去跟姑娘显摆。至今记忆犹新。王朔文集当我第一次看到王朔的作品,其实我是拒绝的。此人的文章评价两极,爱者恒爱,恨者恒恨。个人风格太重,京痞味太浓,行文畅快但有点装,不过越读越有味,最好作品是《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文字很切骨。《永失我爱》吊打当今一众情感虐文。只可惜王朔老了,不写了。白鹿原与百年孤独为啥放在一起?先读的白鹿原,当时虎躯一震,我擦,还有这么写小说的,后来读到百年孤独,我靠,原来是山寨的。不过,山寨的很符合国情,百年孤独读的我荡气回肠,但没有代入感,而白鹿原就很有共情,毕竟是大手笔,作者功底上佳,抄——不,借鉴都借鉴的那么有水平。没有贬低的意思,都是金线以上的好作品。基督山伯爵武侠小说开山鼻祖,男主被陷害——绝境——奇遇——逆袭——复仇,都说是套路,关键这个套路就是大仲马首创的,引得无数后人拙劣效仿。大仲马因该小说畅销发了横财,仿照小说情节建了一座基督山城堡,在里面花天酒地,大宴宾客,几乎招待了整个巴黎,结果不到两年就破产了,连他最喜欢的一只鹰都被拍卖拿去抵债。据说,巴尔扎克听说这个可怕的消息,为了避免同样的厄运,决心夜以继日地工作,于是成为伟大作家,作品成功入选中国中学课本。金庸的武侠小说除了《书剑恩仇录》,以及后来金老爷子呕心沥血修改后的最新版本之外,其他所有作品都可读。据说《书剑恩仇录》中的乾隆和陈家洛,是借鉴大仲马的《铁面人》,结果山寨失败。是否属实,自己找来看。汪曾祺的作品汪曾祺的散文、杂文和小说,甚至还有《沙家浜》,都堪称美文,按照他老师沈从文所说,“写的比我好”,以此美文,下酒或佐茶均无不可。废都此处删去若干字。读过的人你懂的,没读过的或者不知道的都是小朋友,就不介绍了,免得祸害小朋友。(图片来自网络)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8762.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