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上个月发布年电视剧片单,30部剧作中,《主角》《北上》《人生·路遥》均改编自经典,对于严肃文学的青睐和倚重凸显。无独有偶,拉满了观众期待值的电视剧《三体》刚刚收官,在主题、题材、叙事、制作等多方面均不负众望,令国产剧创作显现出了别开生面的气象与格局,也为严肃文学的影视化提供了又一范例。
刘慈欣曾提到,对于科幻而言,影像比文字的力量大得多。而今,他在文本中勾勒的恢宏星空,描绘的黑暗宇宙,也通过影视剧改编的方式,得以视觉呈现,再次俘获一大批观众的心,也给市场带来新的期待。
近年来,《平凡的世界》《白鹿原》《装台》《经山历海》《我是余欢水》等严肃文学改编的影视剧逆势而上,表现亮眼,在获得收视成功的同时,彰显了严肃文学的文化影响和精神力量。
未来一段时间,还将有一批严肃文学改编的影视作品亮相,对影视创作新格局的形塑产生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在新时代用优秀作品获得更多观众的喜爱和业界的认可,值得探讨。
一流作品,三流改编“可以破”
20世纪90年代中期之前,严肃文学一直是影视改编的富矿。《人生》《芙蓉镇》《红高粱》《大红灯笼高高挂》等由严肃文学改编的电影作品或展现温情叙事下的现实刺痛,或对历史文化进行深刻的叩问与寻根,或彰显鲜明的中国符号和蓬勃的生命力,或追求极致的声色美学和文化批判,共同勾画着中国电影的艺术图景。电视剧方面,由当代文学改编的如《乔厂长上任记》《雪城》《巴桑和她的弟妹们》《新星》,由现代文学改编的如《四世同堂》《围城》,以及由四大名著改编的电视剧等成为一代经典。这些电视剧作品以不同的形式延展了文学原著的精神价值和艺术空间,奠定了中国电视剧改编的基本范式,在中国影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张艺谋导演说过一句对文学感恩的话。那是他在回忆电影《红高粱》在国际电影节上获奖并引起世界对中国电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