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世美男兼天才猛将,因说错一句话,被昏君

北京中科医院正规吗 http://www.xxzywj.com/npxxx/npxbq/762.html
北朝鲜卑族盛产美男子,同时又盛产猛将,但把猛将和美男集于一身的,恐怕只有一个人:北齐兰陵王高长恭。高长恭,又名高孝瓘——笔者窃以为,孝瓘比长恭好听多了。是北齐文襄帝高澄第四子,受封兰陵王。照我们现在的话说,帅即合理。而且兰陵王又是个威猛无敌的大将,史书应该浓墨重彩才对,但实际上《北齐书》给他的篇幅仅仅多字……宋朝人张预搜集古代名将事迹,编了一部《十七史百将传》,兰陵王时代的名将一共收录了4个人,其中有3人是北周的:宇文宪、韦孝宽、于谨。当然,这3位并非浪得虚名,都是有绝活儿的,比如宇文宪号称生下来就会打仗;韦孝宽号称床上养了一窝特务;于谨号称头发丝儿里都藏着心眼。北周虽然短暂,二十多年里却出了不少非正常人类,容待我们另开一文详说。北齐入选的只有1人:落雕都督斛律光。斛律光和射雕英雄郭靖郭大侠本事差不多,能一箭射双雕。落选《百将传》,并不是兰陵王不善打仗,大概因为史书是胜利者书写的吧。北周消灭了北齐,那么北周的名将自然比北齐更多更厉害。但兰陵王的光彩,却不因史书的冷遇而黯淡。说说他几个令人称道的事。兰陵王长相极其秀美,史书称其:“貌柔心壮,音容兼美。”不仅长得帅,声音还非常好听。但帅、美、秀、靓的同时,他的性格十分坚毅,为人颇有英气,柔中带刚,英风飒爽。这是一种阳刚的美,强健的美,和现在所谓的小鲜肉有本质上的区别。但过于秀美,似乎会影响他作为武将的威望,于是每逢出军打仗,兰陵王总会带上一个狰狞可怖的铁面具,以增添一点狠戾之气。兰陵王的兄弟们能打仗的不多,能拿的出手的只有他。他打的仗不多,但每仗都是打北周的狠角色,更神的是只要他参战都是大胜。一句话概括:专治各种不服。晋阳之战,隋文帝的爸爸杨忠领衔进攻,憋足一口气狠狠踢出一脚,想把北齐晋阳踢翻,结果遇到兰陵王,就像一脚踢到了钢板上。战斗结果是,杨忠大军被杀的只剩数百人,配合杨忠进攻晋阳的突厥人不战而逃,狂奔七百多里,正好赶上大雪,败兵冻的拨马鬃毛取暖,等到逃回老家,马毛几乎都掉尽。惨不忍睹!吉州之战,兰陵王率军围城打援,攻下了北周这座城,干掉该城的守将。守将姓杨名敷,他有个儿子非常著名,乃是隋朝开国功臣、号称四大宰相之一、红拂女的家主,杨素杨大人。邙山之战,高长恭与北齐另两位名将段韶、斛律光联手,以五万人击败北周十万人马。唐太宗太姥爷的弟弟窦炽、隋朝开国名将史万岁,都差点死在邙山。兰陵王刚刚在邙山下打胜,闻知洛阳城还被北周军重重包围,于是亲率五百骑兵杀到城下。由于他穿着铁甲,戴着铁面具,城上守军不知道他是谁,兰陵王便摘掉面具,守军一看,妈呀,帅哥兰陵王来救我们了!这才让他进城。北周大军被他这么一冲,知道邙山已败,没法再围城,于是解围而去。北齐取得了空前的大胜,将士们非常高兴,创作了一首歌谣赞美兰陵王,这就是著名的《兰陵王入阵曲》。你们北周厉害,有《宇文宪入阵曲》吗?有《于谨入阵曲》吗?有《韦孝宽入阵曲》吗?扒拉一遍二十四史,大概只有唐太宗李世民的《秦王入阵曲》堪与之比美。帅即是合理,看来古代也是行的通的。这么帅又这么能打的兰陵王,到后来有点功高盖主了。彼时北齐皇帝是后主高纬。这位王八蛋皇帝别的事儿不会干,在位期间除了吃喝玩乐,就是集中精力杀了两大名将。一个是落雕都督斛律光。原因是这个老将太厉害,我治不住。另一个就是兰陵王。想当年,兰陵王的父亲高澄在当皇帝的前夕被意外刺杀,结果皇位被高澄之弟高洋继承。兰陵王和几个兄弟在后来的几代皇帝眼里成了重点盯防对象。这哥几个可都是有继承权的,不盯哪行。兰陵王大哥、三哥都被拍死,理由都十分荒谬。兰陵王吸取了教训,一句废话都不敢多说。但你不说不代表你不想说,特别是有本事的人,轻易不说话,一说就是千钧之重。后主高纬就一直盯着兰陵王的嘴,看他心里到底藏着啥事。还好不是盯着兰陵王的脸,否则哪天被那不可抗拒的俊美的面容吸引住,想想当年汉哀帝和董贤同志的断袖之好,画风简直无法想象……盯着嘴真的盯出事来了。邙山之战大胜,后主高纬对兰陵王说:“你入阵太深,真要有个好歹,后悔都来不及。”兰陵王一高兴,随口说了句:“家事亲切,不觉遂然。”一句话让后主透心凉,好啊你个高长恭,原来你心里还惦记着我的皇位呐。家事,谁跟你是一家。高长恭说完就后悔了,当年三哥临死前向武成帝(后主之父)求饶,连称阿叔饶命。武成帝大怒,谁是你叔。三哥说,我爷爷是你爸,我爸爸是你亲大哥,我不管你叫叔叫什么。武成帝更怒,我特么让你爷爷爸爸!打断了三哥两条小腿,三哥活活疼死。皇帝称尊,万民皆是臣民,皇帝的家哪有你的份儿!自此之后君臣关系急剧恶化。兰陵王再也不敢带兵打仗,躲起来啥也不干。后来得了病也不治,脸都病的浮肿不堪,一代美男子,就这么毁容了。至于有多悲剧,脑补一下如今小鲜肉的脸变成猪八戒……后主知道兰陵王只求速死,便让人送来毒酒。妻子劝他去找后主求饶,兰陵王情知唯余一死,悲叹一声:天颜何由得见。临死之际,他命人把债券(向他借钱者立下的字据)全部烧掉,然后饮下毒药而亡。良材美质,注定不容于污浊的庙堂。大概只有舍弃名位,做陶渊明那样的隐士,遁入桃花源中,才能有始终。然而由奢入俭,弃荣就素,又有几个人有这胸怀。作者:票非人,鱼羊秘史签约作者。特此声明:本文由「鱼羊秘史」制作出品,未经授权,不得匿名转载,欢迎转发朋友圈。文中图片来源网络,为影视剧作品《兰陵王》剧照,版权属于原作者所有。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89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