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字中证道。——唐泪」
最近遇到一个“火油”拥趸。
其实人倒没什么,就是有点自以为是,开口就乱扣帽子。
实在懒得浪费时间,就拉黑为敬了。
不过在此之前,他满怀怨念地提到一个词。
也即「张三与黎四」。
其实对这个词早有耳闻,其源头如题目所言,来自四大天王拥趸之间的战争,相互看不顺眼、又干不掉,那怎么办才好?
当然就会陷入言论的争斗。
不过虽然不同意「张三与黎四」这个提法,但也佩服发明者的天才。
提法不合适,但很有趣。
关于四大天王,谁人为首,又该谁人垫底?
这场战争已经持续了很多年。
或也不能全然责怪拥趸,因为关于资源、奖项和名声的争夺,从唱片公司、经纪人到艺人,统统都无法幸免。
比如表面上看,可能仅仅是一个奖项的归属问题,但背后可能就牵涉到多个维度的角力。
而一个歌手,唱得怎样、跳得如何,有没有跨界能力?甚至包括颜值、衣品、气质和身高、谈吐,都无一不在外界比较之列。
这场战争当中,所有人都压力山大。
但蹦上来就吹捧第一、踩人垫底的行为,很令人不齿。
而且说到底,这很显然是严重缺乏自信。
四大天王,就凭统治粤语歌坛十年、跨界综合成就以及在整个华语乐坛的尊崇地位,有哪个不值得大书特书?
所以拥趸战争,纯属无趣。
回到「张三与黎四」的说法。
当然是化用自俗语「张三李四」,后面其实还有王五赵六。
之所以说不同意,是因为这个提法,带有一种贬低的情绪在里面。
其中的「张」指张学友,而「黎」则是黎明,在这个语境里,排在前面的两位天王当然就是刘德华和郭富城了。
而从实际情况来讲,这个判定其实与四人年之后的活跃度有关。
众所周知,四大天王纵横乐坛的年代,大略是以年为始,而截止于年左右,其后虽然仍在发行专辑和开演唱会,但事业重心几乎齐刷刷转向了影坛。
且都投入精力非小。
张学友在年宣布息影。
后于年宣布复出并接拍许鞍华的《男人四十》,其后陆续接演了《金鸡2》、《江湖》、《如果爱》、《月满轩尼诗》、《暗色天堂》、《赤道》及《澳门风云3》等电影。
郭富城在年之后转向影坛。
一路从《三岔口》、《父子》、《C+侦探》、《白银帝国》和《杀人犯》,到《最爱》、《浮城大亨》、《寒战》、《全民目击》、《西游记之大闹天宫》、《踏血寻梅》、《道士下山》、《西游记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寒战2》和《无双》等电影,口碑与商业兼收。
黎明从《三更之回家》、《双雄》、《无间道3》和《七剑》,到《梅兰芳》、《十月围城》,及至自导自演的《抢红》,戛然而止。
刘德华则从《无间道》、《大只佬》、《江湖》、《天下无贼》、《十面埋伏》、《墨攻》和《门徒》、《投名状》,到《狄仁杰之通天帝国》、《桃姐》、《失孤》、《解救吾先生》、《追龙》、《扫毒2:天地对决》和《拆弹专家2》,侧重商业、一路长红。
在大致两个十年的时间里。
刘德华夺得五个「三金影帝」奖、郭富城夺得三个「三金影帝」奖并创下连庄纪录,黎明夺得一个「三金影帝」奖,而张学友有一个印度新德里影帝傍身。
郭富城夺得两个香港年冠、打破一次香港华语片影史票房纪录,有三部作品在内地超过十亿票房,刘德华夺得三个香港年冠、有两部作品在内地破十亿电影,最近有一部特别出演的《流浪地球2》破了四十亿票房。
迄今而论,刘德华和郭富城仍然各自手握多部作品待映。
张学友和黎明则近乎查无此人。
而无论是从作品数量、品质、奖项还是商业票房来看,四人都可谓差距明显。
这的确是一个事实。
也正是上言「张三与黎四」这个概念出炉的基础。
当然有人会这样说。
四大天王的名号来自粤语歌坛,谁跟你谈电影?
道理没错,但四大天王不但以垄断粤语歌坛的各大奖项、人气和唱片销量著称,他们的传奇更来自跨界的能力。
横跨音乐、电影、舞台、广告和慈善这诸多领域,且尽皆有可圈可点的成绩。
放眼整个华语娱乐圈,有几人能比肩?
这也就是为何,但凡香港有大型活动,几乎必请四大天王压轴的原因,不夸张地说,他们的地位尊崇度可以横压整个娱乐圈。
如果他们仅仅局限于音乐这个单一领域,如何成就传奇?
而有个很简单的道理,做人不能「得了便宜卖乖」,所以承认四大天王的综合跨界能力,是明智之举。
当然,在电影成就方面,郭富城和刘德华确实显得更为均衡和突出,尤其体现在商业票房层面,郭富城在九十年代就签约嘉禾、拿到年冠,刘德华更是早就以商业票房能力著称,到年之后,这个差距更加明显。
但「张三与黎四」这个提法应该被批评。
这是毋庸置疑的。
四大天王各擅胜场。
只不过时隔多年,在活跃度上确实有不同。
当下而论,刘德华重心几乎全在电影,郭富城在醉心拍戏之余,仍然注重舞台,而张学友则很显然将几乎所有精力都放在了演唱会上,黎明的消息,也几乎如此。
从曝光度和活跃度来讲,刘德华和郭富城确实可以掰掰手腕,张学友和黎明则相对低调。
但不管谁活跃、谁沉寂,皆无需排名。
因为基于天赋、能力和性格等各种因素,每个人事业很自然就有高低起伏,这是一种再正常不过的状态,哪里会有整齐划一的趋势和结果?
而他们都曾有各自巅峰,拥趸又何苦执着胜负争斗?
还有一个更简单的道理,其实所谓胜负高低,并不是由言语争论所决定的,而是各自的作品,也只有作品,才经得起岁月的挑剔。
言尽于此。
拥趸的江湖。
总有热血如歌,却也有刀剑与卑劣。
从天王年代走来,已逾三十年。
见惯风雨如晦。
却早觉意兴阑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