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是同盟国对轴心国两大阵线的对决,作为希特勒法西斯集团的忠实拥护者,一些立场不稳见风使舵的中西欧小国,纷纷成了纳粹德国的仆从,除了德国、意大利和日本三个邪恶轴心外,比较卖力的国家有芬兰、匈牙利和罗马尼亚。而这几个仆从国里,又以罗马尼亚的战斗力比较让希特勒认可,发生于年8月份的敖德萨围城战,在没有德军支援的情况下,罗马尼亚20万大军与苏军激战73天,最终夺取了这座城市。
敖德萨围城战,是轴心国里仆从国单独与盟军作战的一次典型战役,也是罗马尼亚军队加入轴心国行列后一次成功的进攻行动,作为对纳粹德国的回报,罗马尼亚在整个苏德战争期间始终跟在德军后面,对苏联进行了长达四年的疯狂打击。作为苏联的邻居,罗马尼亚为何甘当希特勒马前卒,与苏联为敌呢?
恩怨起于比萨拉比亚,失而复得,罗马尼亚心中的隐痛
罗马尼亚与苏联的矛盾始于十九世纪,当时比萨拉比亚地区从16世纪开始一直属于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但在年,土耳其帝国被沙俄击败,从此之后一百多年,比萨拉比亚地区成了俄罗斯帝国的一部分,直到年俄国十月革命爆发,在英法美等国联合干预下,迫使苏俄将比萨拉比亚地区划给了罗马尼亚。因为这块领土的归属,苏联与西方各国明和暗不合,分歧越来越大。
随着苏俄影响力上升,到了上个世纪三十年代,罗马尼亚害怕苏联收回领土,趁希特勒上台之机,罗马尼亚加强了与德国的外交联系,在对外政策上倾向于德国的保护。
但斯大林对收回比萨拉比亚的决心只是时间上的问题,这个从列宁时代就挥之不去的屈辱,随着《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苏联找到了收回领土的时机。
由于有《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保护,德军进攻中欧西欧小国,苏联睁只眼闭只眼,而苏联瓜分波兰进攻芬兰,德国照样不闻不问。
虽然苏军在进攻芬兰时损失惨重,但并没影响斯大林收回比萨拉比亚地区的决心,年春夏之交,当希特勒与英国打得不可开交的时候,斯大林出兵占领了比萨拉比亚,面对强大的苏联红军,敢怒不敢言的罗马尼亚只能选择沉默,而把希望寄托在自己的保护国德国身上。于是,希特勒借此要求斯大林给个说法,苏联外交部只得派出一个代表专程到柏林解释此事,但希特勒压根就不理会,一年后的年6月22日,苏德战争爆发。
为收复失地而战,罗马尼亚成为德军进攻苏联的马前卒
希特勒入侵苏联动用总兵力万,其中德军万,仆从国万。怀着对苏联的领土仇恨,罗马尼亚把全部家底都动员起来,拼凑30万大军,在德军闪电战的带动下,罗马尼亚军迅速收复了一年前被苏军占领的领土,并向苏联重镇敖德萨发起攻击。
敖德萨是苏联频临黑海的港口城市,这里一直都是苏联海军驻守,希特勒对罗马尼亚军队的命令是,迅速占领敖德萨,以切断苏军向乌克兰输送兵力和物资,为德军进犯苏联内境作好战略准备。
年8月3日至9月21日,苏联红军与罗马尼亚第4集团军主力在敖德萨展开激战,双方拉锯将近两个月,由于德军突破彼列科普地峡威胁到克里木半岛,苏军为集中优势兵力确保主要作战方向,将滨海集团军和黑海舰队全部力量调往塞瓦斯托波尔。直到10月5日,所有驻敖德萨苏军部队全部撤离敖德萨。
虽然敖德萨被罗马尼亚军队占领,但罗军的实力也消耗得差不多,要不是苏军主动战略后撤,接着打下去,罗马尼亚军队怕是难以招架了。
苏德战争后期,罗马尼亚国内局势不稳,苏军占领罗马尼亚,罗军反戈一击加入盟军阵线
对于罗马尼亚摇摆不定的政策,不仅局外人看不明白,罗马尼亚人民也很反感,当安东尼斯库政权紧跟德国法西斯东征西突时,国内反法西斯力量也一直跟盟军加强了联系,当年苏军实施大反攻进入罗马尼亚时,罗马尼亚人民也在盟军帮助下推翻了法西斯政权,武装起义后建立了联合政府。
虽然新生的罗马尼亚政权成为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中一员,在后期的对德作战中也表现出了英勇顽强的战斗作风,但就罗马尼亚与苏联的领土之争一直就没间断过。
更多资讯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