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钟书先生的小说《围城》中,所描写的方鸿渐就是一个从未独立面对生活,最后把一手好牌打得稀烂,本该有着不错成就的人生活成了一地鸡毛。
小说中的方鸿渐高开低走,先是依靠岳父出国留学,证书还是花钱买的;回国后又靠岳父的关系找到工作,却眼高手低,没干半年就失业;后来依靠朋友,在三闾大学找了个讲师的工作,然而因为胸无才学,被同事鄙夷,被学生嘲讽,最后被学校炒了鱿鱼,成了百无一用的书生。
从方鸿渐的经历,我们可以看出,此人除了讨女人欢心外,整日就是游手好闲,不是靠岳父就是靠朋友,从未有过自己独立面对生活的过程,也从未为独立生活付出过任何的代价。
正因不能独自面对生活,那生活将给他一堆棍棒,在他独自面对生活时,除了一地鸡毛其他的却是啥也没了,他的一生就这样被灰色的生活蚕食着年华和生命。
我记得以前我看过一部书,有说到这么一句话:成功是自律的普通人,人生路每一步都作数。在本该奋斗的年代却选择安逸,如果不想混吃等死,那就只能在该享受安逸的时代拼命工作。任何学习的过程,不外乎都是在锤炼自己在下一刻或是未来将要面对的生活。
若是没有独立面对生活的能力,那么生活给予的除了一地鸡毛外,似乎是没有什么东西能够给予的了,而能索取的东西除了无能,却是只有嘲讽了。
文/朱子瑞
图/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