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的位置: 围城 >> 围城知识 >> 逃不开的围城

逃不开的围城

说起围城,就避不开方鸿渐,而说起方鸿渐,在我第一次阅读,就觉得这哥们儿是来搞笑的(当然陈道明老师演的是非常帅)。我专门上网查了方鸿渐这个名字的含义,普遍有两种解释,第一种是出自《易经》,说是一种逢凶化吉的鸟儿,可以破晓。网上说这预示着旧中国在一片黑压压的磨难中最终光明。另外一种说法,是把方鸿渐这个名字拆开来讲的,即鸿渐,是指巨大的沟壑。而姓方,指的是不妥协。用现在的话讲,就是永远都不会掉在别人挖的坑里。我个人综上所述理解为,第一个解释可以用在全书的时代背景,第二个解释就当是解释方鸿渐本身的个性。《围城》这本书的具体内容我就不多讲了,因为虽然钱老已经千古,但我个人认为在目前,论写作文笔的引人入胜方面,能比得上钱老的人,我还没读到。也有人没有接触过这本著作,那么建议读原著,因为这本书的特点鲜明,很多趣味都在钱老的字里行间跳跃,大多数时候会让人会心一笑,心想原来那时候的人也这样。而后又佩服钱老的写作水平,最后在读完整本后意犹未尽,“怎么…这就完了?”最后当你在不知不觉中,了解了整个大时代背景后,你终于忍不住的感慨到,这里面是可以读到旧中国“麻木愚化”和新中国“薪薪之火”的,这种体验也许就是作者的创作手法所能给读者带来的,后知后觉。也有反面的声音说“大惊小怪,这没什么大不了的。”是啊在“有的人”眼里,任何东西都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唯心主义给自己造了一个梦,梦里面什么都有。但是我们先不要吵架,看看他们都说了什么,万一有道理呢?反对者的意见,普遍拿四大名著和这本《围城》比,说围城的写作手法从四本书里各抄了一点。这种自认为把四大名著研究透了,然后到处说“我认为除了《新华字典》,天底下所有的书,都是抄四大名著的。”这种人我劝大家离得远一点,所谓的流氓有文化,指的就是这种人。还有一种比较理智的说,钱老的文字功底绝对屈指可数,但是论讲故事水平,没法和金庸比(这里我打个嘴,这话绝对是网上的人大范围说的,我两个都喜欢。)借用郭德纲郭大爷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文无第一武无第二。我相信这个道理我不会讲的比郭大爷更好,你有时间研究这种神一样的文学巨匠们,谁比谁写得更好,去排名,还不如听听相声,既有助睡眠又缓解多疑。总结,《围城》绝对是一本值得阅读和回味的好书,很多书脱离了时代背景就没法读了,但是这本书不一样,它既是一个时代的部分写照,又能处处套用和印证我们这个时代,最重要的是还读起来很好玩,一点也不枯燥。希望大家有机会都读一读。城里的人想出去,城外的人进不来。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8531.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