丧尸围城冰汽时代末日题材的魅力到底在哪儿

还记得吗?那是一个热闹的年份。根据玛雅历法的推算,地球将会在年的12月21日迎来重大灾难,也就是所谓的“世界末日”。将这个“预言”传播给大众的,是年罗兰·艾默里奇以此为题材导演的电影《》。电影上映后,有人发现影片中的玛雅预言竟确有其事,末日的“通告”就这么越传越广,俗话说三人成虎,在各路的添油加醋下,一时间纷纷涌现了“磁极倒转”、“彗星撞击”、“地核升温”、“三天黑暗”等说法。就这样,等到了年,虽算不上人心惶惶,但人们也无法再对这些言论一笑了之。当然,事情的结尾大家都知道——12月21日那天什么也没有发生(不过“没看到次日太阳”倒是真的,因为那天是阴天),所谓的世界末日也变成了人们茶余饭后的一个调侃的话题。不过不可否认的是,末日来临时的那种气氛,已经或多或少的在人们心中埋下了种子。而在二次元,这颗种子得以快速的生根发芽。今天,姬就来和大家聊一聊,这恐惧而绝望,同时又充满魅力的“末日题材”。除了《》中导致世界末日的自然灾害外,要问还有什么能够毁灭世界,姬第一时间想到的是丧尸题材。在二次元中,《生化危机》系列游戏便是僵尸题材游戏的典型代表。(生化危机1)早在年,卡普空就通过使用2d和3d场景结合的方式克服了机能和技术的限制,将僵尸的恐惧以当时最好的方式呈现给玩家。初代的生化危机一共售出了惊人的万份,这个销量,让卡普空看到了这个IP的价值,从而开始了二十余年的续作开发(和炒冷饭)生涯。同时《生化危机》系列的成功,也在一定程度上凸显了僵尸乃至末日题材在二次元文化中潜力。“世界末日”的次年,我们迎来了近几年讨论度最高的番剧之一——进击的巨人。在这个动画播出之前,二次元的巨人经典形象可能还停留在《旺达与巨像》、《战神》里的样子。而当末日与巨人题材交织,僵尸变成了面目呆滞、身材高大的巨人时,进击的巨人在动漫领域获得了巨大的热度,一时间,人人高呼“献上心脏”,自由之翼随处可见,进击的XX成为了当时最最流行的梗。进击的巨人首集中有这么一句台词:“那一天,人类终于回想起了,曾经一度被他们(巨人)支配的恐惧。”或许,不止是剧中人物,所有看到这一幕的观众都会联想到那末日将近的恐怖,从而不由得被这个动画所吸引。末日题材为何会在二次元掀起如此风暴?不妨来看看二次元中末日题材的魅力所在。不对称的战争所有的末世题材作品,都会将主角人类放置于被动的地位,这意味着人类与他们的敌人存在巨大的能力差距。以进击的巨人为例,前期的动画交待了一个这样的背景:巨人身材高大,力量强劲,专吃人类,只有后颈肉一个弱点,更有行动方式无法预估的奇行种与特殊的巨人。反观人类,人类无法与巨人进行大规模的正面战斗,只能建造高墙躲避其中,一旦墙壁被突破就只能向内地逃窜,虽然拥有立体机动这个迷之黑科技,但训练周期非常长。(新兵需要训练三年才能投入战场)就是这样一个“烂摊子”开局,反而更能吸引人的注意,人们自然的会去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72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