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公务员考试,你掌握方法了吗领悟易道智

作为近年的公务员招录考试,总的来说:准入容易、成功很难;笔试突围,面试折戟;屡败屡战,深陷“题阵”。在冲击的路上,可谓层层挑战、高手如云,无智勇双全之能、才貌并举势,实在难以脱颖而出。很多考生,虽先有高校学习的本领,后有专业培训机构练习的技巧,但依然屡屡碰壁,徒呼命运如此坎坷。

公务员考试科目主要有:《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申论》两科。其中《行测》为客观选择题,有言语理解,资料分析,数量关系,判断推理,常识判断五大题型;《申论》为主观书写题,有归纳概括,综合分析,对策解决等三个小题,最后一题为大作文的4个题型,大概总计考察字数-字。

总的来说,公务员考试主要考察一个人的逻辑推理能力与阅读理解能力,能否从问题的表面看到本质,并一针见血的解决问题,这才是国家需要的人员。而公务员结构化面试往往是大家都比较担心的环节,许多考生历经千辛万苦挤进了面试圈,却受限于自身言语能力,最终影响面试成绩。因此,如何在训练中有针对性地提高面试答题水平就显得尤为重要。

易道,《周易》之道。是基于中华几千年传承遗留下来“易”文化,以伏羲、老子、孔子思想学说为基础,融中华易、道、儒等传统文化中“易学思想”于一体的文化体系,是中华特有的文化遗产。被誉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在古代是帝王之学,政治家、军事家、商家的必修之术。那么,将易道智慧应用于备战公务员考试当中,能够带给我们什么启示呢?

01复习——把准方向,登高望远

由高校学科知识转变应考专项知识,由原专业工作经验转变为综合技能测试,很多考生思维转换得慢,为在新的应考领域有所突破,被动采取题海战术,以图"覆盖式轰炸"而成功。殊不知公务员考试题目是一个复合型、运动型、内涵型的题型,无论用历年真题、培训测试题来反复学习,一旦面对真正试题的时候,大部分考生依然破不了境,得不了高分。

公务员考试除了竞争残酷之外,与学科类考试不同之处在于:学科类考试大部分具有方向性、定制式,靠勤奋与记忆力大都可以成功;而公务员考试题目具有广泛性与社会性,高分题目寓意很深,没有固定式,所以单纯勤奋与死记硬背收效不高,在重要的的得分题面前往往触手无措、拿错方向、背道而驰。

《易经》中的“易”这个字,古人总结它有三个含义:简易、变易、不易。这三个含义是贯穿整本《易经》的总纲,也是三种人生境界。简易:阴阳就是道,道也是简单的,所谓“大道至简”;变易:应时而进退,世上的一切事物都是在变化中发展,变化的结果是非进则退,有的变好,有的变坏,变化是有规律的;不易:不变是初心,回归本源。

所以启示我们应考,要有“变易”思维,要从过去、现在和未来三个维度摸索出题的规律与方向,就是俗语说的“猜题”。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在进入复习阶段,我们一边学习一边要思考出题的方向,每一时期、每一地区、每一类型都有所不同,就要结合具体实际分析预判。前提是要提升高度、宏观穿透、专注轴心。

我们复习,要从前期的题海战术,到中段转变为登高战技,后期转变为望远战法。题海茫茫,必须找准方向、横向贯穿、纵向突破,立于高处、防守隘口、攻防有度,切忌把精力耗费在无边际的题海中,否则终将屡战屡败。简而论之,复习要把好方法、力度、节奏、原理、融通五环节,那么学习与应试成效将大大提高。

02训练——精准目标,降维打击

应对考试,模拟训练是必须,因为面对的不仅仅是笔试,更重要的是面试,两者之间又紧密联系的。面试固然先通过笔试,更重要的是应对场景,训练是为能够增强适应性与临场应变能力。高手过招,差之毫厘失之千里;高人之长,在于无招胜有招。训练,就等于武学上的“过关下山”,至少在模拟场景做到随心所欲,那么伴随你的,不只是知识,更是自信。

在公务员考试中,基础题、记忆题、共性题,很多考生都是不相伯仲,难分高下,决胜的都是思维题、寓意题、隐形题。没有经历艰苦训练、经受磨难考验,哪能应对千变万化的题型、人非人鬼非鬼的考官?训练就要突破重点、裂变思维、精准目标、降维打击、一针见血。在似是而非、亦真亦假、像雾像雨的题目与场景中,窥透玄机、洞见幕后、守正出奇。

《道德经》曰: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谿。为天下谿,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制不割。就是说:道分散后就成为了万事万物,圣人运用这个道理,可以设立官长制度,实现“道法自然”。

也就是启示我们,面对高强度的训练,必须融入场景,破解每一道难题、困题、疑题,要有道的思维与法则,从直观、客观、宏观、微观,最后实现心观,做到“五观合一”,便能破解万难,深谙万物皆有其道的原理,自然一题通,题题明。不要畏惧困难,因为越高强度的题目训练越能启发你的思维、越能激活你的“战意”,越能做到心随题转。

道分阴阳,大道无形,大道至简。所以就要遇繁化简、见简化繁,控稳太极、善于转化、顺势而为、转势而作。要综合训练举一反三、知识转换、替代融合、创新观点、见解深远。凡是疑题、难题、杂题,其实就是阵题,就是题中有题、有虚有实、有对有错、是迷魂阵,因此切莫掉进陷阱,而是要抓稳核心、化忌为用,应势而变、转势而论、反寓意之。

03笔试——点面结合,突破重点

临场笔试,第一重关,全面考验,混合测试、突出重点。《行测》为客观选择题,有言语理解,资料分析,数量关系,判断推理,常识判断五大题型,主要考验的是基础知识、数学原理、事物规律、逻辑推理。只要基础稳扎、训练到位,冷静思考、专注神气、谨慎答题、步步为营,一般都可高分,关键不犯低级错误、不因小失大、不左顾右盼、不求全责备便可。

《申论》为主观书写题,有归纳概括,综合分析,对策解决等三个小题,最后一题为大作文的4个题型。《行测》好比小组赛,《申论》就是淘汰赛,笔试的“重头戏”,因为题目千变万化、寓意深不可测、题意似是而非。考验的是察题思维、穿透能力、转化技巧、破境胆略、未来触觉。一道题,至少暗示了过去、现在、未来、左边、右边五个维度。

《申论》不高分,基本代表出局,而不是出线。但是,只要有备而战、临危不惧、见招拆招、有招无招、负阴抱阳、虚实并用、表里如一,则可致胜。无论笔试、论文、论点,论述,要永远记住:纸上谈兵、口诀之战、模拟实践、高分者王、大忌自负。必须洞穿意图、看透寓意、为考而考,高度在出题者、未来在我见解、融合在同频率。

《孙子兵法》说到:作战要灵活多变,相机变换战术,主张运用“奇、正”战法。正,即战争中的常规战法;奇,即根据战争的实际情况而采取的特殊战法。要“攻其不备,出其不意”,“知彼知己,百战不殆”等。作为应对诸多不确定性的《申论》,或许用《《孙子兵法》的一些核心主张来指导,会更恰当一些。

总而言之,笔试,如武学“过关下山”,如关羽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靠的是考前学习训练成效,靠的是知识应用能力、靠的是临场状态,三者合一方可突围。所以能突破笔试的,要勤奋加技巧、常规与特殊、原则与灵活,把已有知识、题目题意、岗位要求、未来趋势、哲学思维有机融合,突出自己的观点、迎合领导者口味,必然成功。

04面试——无我而战,顺势而为

能通过笔试的,都是高手;面试,就是高手过招;凡是高手,基础知识、应用技巧、观点方法肯定上到一定层级,理论上不相伯仲。所以面试致胜的,不是常规理论,而是场景应对能力。笔试拼的是题意深度理解能力,谓所想非相;而面试考的是考生的磁场力,为所相非相,你的气场、磁场、能量场才是成功突围的秘诀,理论知识只是衬托而已。

面试题相对于笔试题,范围更广、更千变万化,虽然短短的一个场景会面,却涵盖了容貌、礼仪、胆略、言词、口才、技巧、方向等全面要素。题目的类型,虽然每个时期每个区域都会有所不同,但至少包括了人际关系性、观点表达、组织协调、灵活突变、场景应对、突发事件等,由宏观、微观、直观、客观、辩证五个维度组成。

《道德经》的“道”为最高哲学范畴,来统摄宇宙物质世界、社会和个人人生三层面,追求三者的自然统一与平衡和谐。他的哲学精髓是他的朴素辩证法思想,认为天地万物都是相反相成的。根据近代学者总结,《道德经》涵盖了对立统一、逆向、不争、利他、战胜自己、守柔贵雌、重视“无”的价值、守正出奇八大思维,也是属于道家的国家治理理念。

公务员实质就是国家治理的岗位,尤其在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的时代,平衡和谐与自然统一的思维非常符合当前的社会发展状态。应对复杂多变的面试场景,就要坚守辩证统一、守正出奇、反向推理、无我有我、战胜自己的基本战略能力。在高手如云、考应对话、虚实之间,强大自己的气场,多维覆盖、精准目标、降维打击。

面试就是一场闪电战,不成功便成仁,必须进入无畏考官、无惧场景、无我境界,方能成就真我。靠的是坚守中心思维、控稳太极点,以不变应万变、以转变应不变;如如不动,什么场显什么相,见人讲人话,见“鬼”讲“鬼话”,做到八面玲珑。此外,凡事有度,方为大度,攻城必藏、围城必阙、守城必露、脱城必隐,寓意与反寓意。

05总结——高度引领,核心驱动,纵横联合,层层破境

总而言之,报考公务员,合理定位非常重要,每个人都应根据个人特长、能力、家庭、地域综合衡量自己的目标与实现的可能性。岗位越优越难度越大,岗位艰苦的相对容易,这就看取舍与适应的量度。但无论如何,一旦选择了就要专心专注专业的备战考试,成功率就高,否则抱着试一试的心态而不努力备战,则大多折戟而回,且不利于心理素质培养。

每一个人、每一次应试、每一次突破,都应该建立思想高度、巩固核心、扩充思维、层层突破,从而不断稳固学识、知识与见识,才能在应考中做到从容淡定、游刃有余、进退自如。尤其在岗位竞争激烈的应考中,如不历经千锤百炼、训练到炉火纯青,又如何能金榜题名?所以,就要与众同行、与众不同,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任何学问都要向两极探究,才有实际应用的价值。形而上为道,形而下为术。形而上相对容易,形而下比较难,而最难的贵在圆通。人和人的差距其实并不大,就是能突破认知的瓶颈,实现“临门一脚”。所以道的境界在于见相非相,即见如来;见路非路,即见因果;有无相生,难易相成;表里如一,反推法则;窥透玄机,洞见无形。领悟易理道法,才是王者。

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五大发展”理念,到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由大国走向强国等等。

以上所体现的时代发展气息,都是均衡、和谐、质量、人民、强大的方向与规律,这就是新一轮国家发展的“道”,也是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传承,是易道文化在当代的科学实践。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作为国家公务员,必须人民至上、服务至上。作为备考公务员,就要把思想走在前沿、把心境融入国家和人民,才能考出境界、考出真我。

本文为原创作品,作者具有多次重要岗位竞考成功经历,对竞考体制、职场应对略有心得体会,同时爱好国学文化研究,希望本文能对正在或意向竞考的人有所启发和帮助。

读完感到受益的朋友,可以点赞、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7040.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