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的位置: 围城 >> 围城知识 >> 秩序的各归各位

秩序的各归各位

办好新的身份证,拿到了驾照,补办了手机卡,恢复了银行卡,重新登录上app,黑户了三年终于一切又重新各归各位,凤凰涅槃,人生好像又有了新的模样。三年初次接触特殊群体,从把他们当做伟大,到回到身边人的普通;三年真正理解亲密关系,从独立高冷不食人间烟火,到合群庸俗人情味;三年家庭结构变化,老人离去孩子出生,焦点的变化重心的转移,希望着希望,更替着更替;三年工作群体与内容的人来人往反反复复,激情到萎靡,迷茫到困顿,大彻大悟,归于平静。人生的每一次触底都是为了更好的开启,只是变换的时光更新的岁月让头上多了些白发,脸上少了些胶原蛋白。

经历过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无能为力,失望绝望,你才知道有些事情没有快速的解决办法,只能靠时间,只能等,只能忍。黑户这三年,像被上天捆住了双脚,经历的一切的确是太复杂太曲折了,你能想到的你想不到的都发生了,朋友都说你的经历讲出来都不一定有人会相信,我也在思考到底该不该写这段经历,我想无论好与不好,我只管书写,让后人评判吧!但眼下看,它可能是个长篇了。

围城其实就是思想的藩篱,人的一生就是一场自我认知的修行,修好了自己才能去渡他人,错位容易让人看不清自己。社交媒体的发达,让人误以为朋友圈的生活就是自己身边的生活,朋友圈的朋友就是自己身边的朋友。所以欲望和需求都有一种空间的错位感,从而忽视自己的真实现状,而妄图去达到一种跟谁谁谁一样的生活。人从小学到工作,中间大家会经过数次分流,有早早辍学创业的,有中学之后去了别的城市的,有大学毕业出国的,有很快结婚生子的,每个人的生命轨迹的交集已经没有了太多共同之处。价值观、世界观、工作圈、生活圈都各不相同,却因为社交媒体让大家误以为他或她还是身边人,还是几年前几十年前的样子,以一种不变的眼光看待这些所谓的“身边人”。

当然,朋友感情可以用不变的眼光,但是这种不变的眼光如果拿来攀比那就不太合适了,尤其非要错位感很明显的攀比,就容易引起秩序的混乱,上不在上的圈子里,下不在下的圈子里,左不在左的圈子里,右不在右的圈子里,上下左右混乱流动,极易引发冲突和矛盾。明星不可能经常混普通人圈,因为不是容易招狗崽、就是容易搅乱普通人的生活;重要人物也不可能经常出入非自己圈子,因为每次出来安保也太费劲了而且也让普通人觉得他尊贵矫情,但事实上那就是他的生活;有钱人也不要经常混普通人圈子,说的做的层面不同容易让人认为摆谱招人嫉妒;普通人也不可能经常混上层圈子,要么会让他感到自卑要么就会使其心态失衡;人们总是怀着猎奇想要了解自己接触不到的圈子的生活,然后以我和某某是好朋友,我认识某某,而觉得自己就是那个圈子的人。

思想家、社会学家、企业家、军事家、政治家等等,人们会盲目地以优秀为榜样,却不知道这样的优秀适不适合自己。人们都羡慕拥有一些东西的人,或是财富、或是权利、或是才华,或是名利,但是拥有多少东西就得承担多大责任。往往是拥有最多的人是最委屈的人,需要为了全局为了大局周全所有人,只能收敛自己的个性,隐藏自己的锋芒,这样才不至于星光熠熠腹背受敌。所以那些“onlyone”们不能有太多人间烟火俗事占据精力,你希望你或你的下一代也是这样的成长归宿吗?人间烟火气不好吗,为什么要早早地剥夺他这样的权力呢?

中年油腻是最近几年很流行的词,有男性中年油腻,也有女性中年油腻,中年油腻突出表现在男的喜欢高谈阔论,无论是不是自己擅长的领域,都喜欢发表意见。女的开始八卦攀比,看看谁家又有什么事可以茶余饭后了,比比谁的老公又怎么怎么牛了......我不喜欢凑在人堆儿里的闲言碎语,自小如此。跟几个好友相聚,也是聊工作状态、生活状态,不懂的事、不是自己的事,我们也不会过问很多。成年人的成熟表现在什么地方,就是专注于自己的方向,不懂的不多评论(从事媒体评论工作的人员、不同学派政见的专家学者除外)。

人到了一定年龄发现自己所说所作所为代表一种立场之后,会选择谨言慎行,不在不属于的领域妄加言论。人的成长过程就是不断地寻找自己,这个寻找也许叫本心,也许叫适合自己的方式。现代社会人都是活在不真实中,因为真实让我们害怕。真实容易让我们杞人忧天,从而很难真正地快乐。

“网红”这个词,从前几年的庸俗到现在为官方所用,这波自下而上文化浪潮波动真的是前所未有地展现了大众文化的力量。是好事还是坏事我们不知,只知道它现在甚嚣尘上,力量无穷。精神上的颠覆必然会带来一场秩序的兵荒马乱,这种混乱会带来各阶层的疑惑,因此它就容易打破一些固有的东西,给精明的人留下一条流动的缝隙。曾有一个作家写到“我们正在从一个地方逃往另一个地方,然后真正到了另一个地方,又觉得不知所以。我们正在成为可怜的失魂落魄的逃亡者和流浪者……”这就是社会转型时期的现代人精神上的无所适从。

人的一生能够被放在合适位置的几率有多大?万分之一的幸运才能被安放在合适的位置做着自己喜欢的事。人生不是谁都那么幸运能遇到自己的伯乐,也不是所有的伯乐有能力培养这匹千里马,所以经历过被错放、被束缚之后才知道珍惜的重要性。其实有时候我们也在迷茫到底是没认清自己还是没被放在合适的位置,到底是环境改变了还是自己妥协了。

天地之间物各有主,秩序,可能是个人的秩序也可能是社会的秩序,各归各位可能是短暂的各归各位也可能是长久的。有人希望是长久的,因为可以带来安定;有人希望是短暂,因为可以带来机会。总之,有个人的生活回归了正常,今后的她思绪也会回归正常,也许不会丢掉这几年学会的粗糙,但也会拾起以前的精雕玉琢,未来,思绪还在路上、在田野间,文字仍会留在笔记里。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55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