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剧的时代背景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在韩国首尔双门洞住着五个家庭,这五个家庭都有一个生于年的孩子——德善、正焕、善宇、崔泽、东龙
亲情、爱情、友情流露在这部剧的每一个细节之处,一个小胡同,一口小巷子,承载着地却是那些艰难但又充满欢声笑语、散发冬日里的那份温暖的不朽岁月
看似是一部简单的青春怀旧剧,看起来确实也是一些生活琐事和青葱岁月的爱情,但折射出地却是一个八十年代韩国社会变迁和时代发展的印记
那段日子,虽然物质缺乏,但左邻右坊的那份邻里情,一份菜五家分食,一件事五家分担,却是如今高耸的水泥森林里再也体会不到的温暖了吧
这部剧总共才20集,一集90分钟。以往看剧,一般都是想一个劲看到大结局,迫切地想看后面的剧情发展,但这次看这部剧却并非如此
我每天晚上就最多看一集,并不是因为不吸引我,没有想一下子看到底的欲望,其实恰恰是因为实在是舍不得,就跟小孩子吃一块特别喜爱的糖一样,不忍心一口全部吃完
当时在家线上上课还要准备考研初试复习,疫情期间也只能呆在家里,真的很索然无味。但一想着每天晚上还能有德善正八阿泽的那些欢声笑语,似乎心里总是有一个安乐窝可以依靠,心里总是暖暖的
为什么这部剧会有如此大的魅力呢?我想,具体的情节和人物先抛开不谈也不剧透了吧,还是留给大家自己慢慢品味,也更加意犹未尽。我简单说说自己的一点小体会和感悟吧
关于亲情,这部剧里让我最戳心的有好多点
最开始的就是德善一直认为因为自己是二女儿,煎蛋没她的份,鸡腿没她的份,生日也是姐姐吹完蜡烛后直接拔下几根给她再吹,全家煤气中毒父母把她忘记了,最后也只能靠自己才逃出来,与家人之间的隔阂越来越大
但直到有一次爸爸和她交谈那段话,“爸爸也不是一生下来就是爸爸,爸爸也是头一次当爸爸……”她才真正理解他们
还有一次就是德善的奶奶离世了,宝拉带着弟弟妹妹来到丧礼上,却看见的是爸爸和他们在打牌说笑,姑姑互相炫耀戒指,奶奶的死难道就只有自己伤心吗?
到后来她的大伯从美国赶回来踏进门的那一瞬间,爸爸和姑姑一把抱住大伯互相痛哭,她才意识到原来爸爸也不是超人啊,不是不悲伤,只是在尽力掩饰自己的悲伤,不动声色的悲伤罢了
还有一次是到最后快结局的时候,宝拉给爸爸买了一双皮鞋却大了几码,爸爸没有去换,而是自己用纸巾抵在脚跟后面。在婚礼上,宝拉低下头看见爸爸穿的皮鞋后脚跟塞满了纸巾,爸爸尽力掩住纸巾,不让别人发现,那一刻,真的很戳心
其实,中国人父母子女关系也是如此,父母对子女的爱总是碍于面子不会直接表达,子女对父母的爱也是如此,互相都腼腆,不善于表达心里那份对对方的爱,所以总是会在观念上产生矛盾、在生活中发生分歧
虽然各自出发点都是为了对方好,却最后事与愿违,直至父母年纪大了,子女成为了父母,也才慢慢明白父母的立场和那份沉甸甸的厚望和无私的爱
对于爱情,我想,这部剧给大多数人的遗憾就是德善和正八为什么没走到一起吧。那份没说出口的思念最终都成为了遗憾
其实,正焕的爱情又何尝不是大多数人初中高中初恋暗恋的真实写照呢。小时候的喜欢,那是初见爱情的味道,羞涩地不敢表达,酸酸甜甜的,不经意的瞬间,看你眼神之中就会情不自禁散发独特的光芒,似午后的阳光温暖又刺眼,想伸手触摸却又立刻收回
那样的思念,是每个下雨天都怕你忘记带伞在巷子口默默等你,是每个漆黑无人的夜晚,为你而留的那个灯光
其实,最后的结局也并不是因为那个红绿灯耽误了正焕赶在阿泽之前,而是正焕长久以来无数次的犹豫不决。相反,阿泽为了不让德善一个人孤零零站在电影院门口,甘愿放弃比赛跑过去陪着德善,将所有的脆弱和笑容只留给德善,看穿了人情冷暖、世态炎凉,却依然选择简单和天真,一往无前追求自己的爱
这样的爱情,着实令人惋惜。所以,如果你对一个人的思念成为一种习惯,念念不忘,那就勇敢迈出那一步吧,爱着还放不下,那些数不清的踌躇犹豫最终留下的只有遗憾罢了
或许,也有很多人以为,爱情只应双方互相争取,两情相悦,当我想你的时候,但我不会主动去找你,因为我知道只有当你也想我的时候我们的见面才会有意义
但是,上天不会给每个人这样完美的机会和幸福的安排啊,或许人生就是如此吧,哪有那么多的久别重逢、一见钟情、两情相悦,多的是爱而不得、遗憾终生,再也无法重头来过。后来的我们,也仅仅是那些充满遗憾的回忆罢了
我真的很羡慕他们的友谊,德善、正八、阿泽、善宇、东龙他们这样的五人帮组合,从小在一个巷子里长大,互相似乎都没有什么秘密,在你难过孤独的日子里,身边的朋友却不会忘记你,一直陪伴在身边
德善在家里地位低,吃不到鸡腿,但他们聚在一起的时候总会把鸡腿留给德善。阿泽每次比赛压力大时,他们总会给阿泽加油打气,每次阿泽比赛完,互相都很有默契的聚在阿泽家里,等着阿泽给他们带好吃的。人生导师娃娃鱼因为每次生日都没有父母陪在身边怄气离家出走,宝拉带着小伙伴开车去接他
这样的友情,我相信应该不是大多数人都这么幸运拥有吧。小时候,我家在一个院子里面,我每次都会找左邻右舍的小伙伴一起玩耍,但后面重新建了房子搬出去了,自己也出去读书,那些小伙伴也渐渐疏散了,现在走回去再看当时玩耍的那些地方,那些嬉笑的回忆依稀也还记得,但却是怎么也回不去了
除了邻居的小伙伴,从小到大在学校交的朋友,也会慢慢疏散,似乎大家都有了自己的人生轨迹和未来的路要走,交集越来越少,走的也越来越远了。或许,真正的友情不在于怎样开始吧,而在于互相的维持和心里的牵挂
当看到快结束的时候,看到镜头转向如今已经残破不堪的那个小巷子,那个叫双门洞的地方,那些曾经嬉戏打闹、欢声笑语的琐粹回忆早已深深埋藏在心里的某个地方,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其实看也不仅仅是看别人的生活,有时候可能也是自己的一部成长史吧
不知道你们的某一刻有没有这样的一种感觉,人生真的是有点乏味的,每个人似乎都活在自己围城里面,大多数人都生活应该都是普通的吧,三点一线、结婚生子、承担责任,似乎一眼就能望到底,似乎这辈子只能按这样的轨道路线走下去了
大多数人应该都会有很长的一段迷茫期、徘徊期,怅然若失、挣扎着、思索着,我们活在这个世界究竟是为了什么?
小时候会这样思考,充满着好奇,慢慢长大了,夜深人静时也会这样思考,但总会第二天洗把脸重新回到自己的轨道以此反复。
其实,也会慢慢发现和承认其实自己原来真的是那么微不足道,那么渺小,我们感叹时光流逝却不能抓住它,我们追求理想却不经意迷失自己的初心
我相信,每个无数次重刷这部剧的人心里都住着一个天使吧,因为它会教我们如何去爱,在清楚地知道这个世界的黑暗和残酷,自己也会终有一天离去之后,但却依然微笑拥抱生活,为自己想要保护的东西义无反顾,奋不顾身地去爱身边的家人、朋友,以及那个一辈子想要守护的人
故事是故事,我们是我们,看故事的人又为什么会触及至深呢?
我觉得,最有魅力的地方就是将这些用情至深的爱用一种悄无声息的方式表现了出来,用那些平淡无常的时光,生活中点点滴滴的亲情、爱情、友情,直击我们每个人心底最柔软的地方,触及心里那些最深处的思考,最细腻的感动
回味也该到头了,最后一句话算是最深的体会吧
希望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在最好的年纪做一些最美好的事情,开心一点,心里住着一个温暖的小天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