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音乐产业观察原创文章,未经授权谢绝转载
作者|朱力克
近年来,网上就华语乐坛展开的一系列讨论中,声讨依然盖过了赞誉,市场和质量更是在风评上呈现出了割裂之势。音乐从业者和听众之间有了越来越大的信息和情绪差,两者从供需关系几近转换为对立关系。
什么样的歌算好歌?为什么这首歌火了/没火?乐坛到底该唱作什么?与其不断地追问质疑,不如创造一个对话的机会,让各方开诚布公地把观点亮出来,看能不能找到解决的途径。
为了拆除音乐人和市场之间的围墙,抖音和浙江卫视联合播出的《为歌而赞》在年迈出了探索性的一步,用音乐人直面位抖音创作者组成的百赞团、新歌VS抖音热歌的形式,搭建了一个交流平台。今年4月9日开播的第二季,更是将讨论延展出了新的深度。
“有不同的声音出现的时候,你就会更清醒。”就百赞团的设置,郁可唯在节目中如是说。而对于听众以及音乐市场来说,和歌手、音乐人一起直面反馈,则是给到了所有人一次换位思考的机会。
01点对点,打破信息差壁垒
轻柔干净的萨克斯音色牵引着婉转悠扬的萧声,《生生不息》的首唱舞台缓缓地在第三期《为歌而赞》第二季的节目中打开了。
从名字就能看出这是一首立意极为宏大的歌。歌词以层层递进的方式,从露珠延展到了宇宙;孙楠清澈明亮的嗓音以及跟随着歌曲情感递增而展开的舞美,让《生生不息》的歌声从耳边直击进了听者的心里,转换成了一种名为音乐现场的力量。
到歌曲快结束后,现场由位抖音不同赛道创作者组成的百赞团全体起立为歌曲应援。无论从台上的演出还是台下的氛围来看,这都是一个完整到几乎完美的现场舞台。最终,这首由孙楠作曲并参与了作词、制作的歌曲,收获了当期最好成绩——91个音符数。
百赞团成员JF在听完后表示,如果他在彼时难熬的日子里听到了这首歌,他可能会更快地走出来;因为这首歌让他感受到的是心灵被拥抱到了的温暖。
其实,这样走心的乐评在网络上并不少见。但当说这些话的人就在歌手面前时,它不再是某个ID打出的一串静态的文字,而是两个身份面对面的一次用心交流。百赞团的作用也正在于此,它给到歌手、音乐人直接和观众交流的机会,让歌手、音乐人认知到非专业人员对音乐的感受。
纵观华语乐坛近些年的发展,音乐传播与创作对音乐人来说是纯输出的状态,信息差是当下华语乐坛矛盾点的主要根源之一。代表了更多元的大众审美反馈的百赞团,他们的声音则更接近于市场反馈。
蔡国庆在看完百赞团就其音乐碎片给出的评论时,笑着说,一定要把这些评价收藏起来,可以给儿子看现在的网友对自己的评价是什么。袁娅维则表示通过参加节目了解到除了身边比较专业的音乐人之外,大众喜欢什么样的音乐。
对于音乐从业者来说,百赞团既是一座沟通的桥,也代表着从业者需要到达的彼岸。
02换位思考,以对话拆掉围城
那百赞团对于其自身所代表的音乐市场的意义,又是什么呢?
如若百赞团只是作为单向的输出群体存在,那可能只能做到治标不治本。因为长期信息差已然让音乐输出者和听众,甚至是市场之间的壁垒扩建成了一座围城。
在第一期节目中,对代表新歌阵营的王赫野和抖音热歌阵营的杨宗纬,百赞团里都有成员提出“走出舒适圈”的建议。比起质疑,它似乎看起来更像是一种鞭策,通用于新生代音乐人和国民唱将。
甚至在节目外的各个歌曲评论区,这样的鞭策也从不缺席。
爆赞团成员陈铭把这个现象形容为“一个行为艺术的全部”,他认为这是一个快进了的时代,以至于我们似乎都已经忘了一个艺术家成长的基本规律、速度和节奏。
现场讨论时,屏幕上出现了“歌手应该走出舒适圈吗”的投票,其中75.8%的观众选择了“并非必要”。在《为歌而赞》第二季抖音平台上的讨论区里,网友们也就此话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其实讨论延展到这里,其结论已经没有那么重要了,因为在这个过程中,百赞团的观点作引,即刻就触发了四个维度的互动。在第三期“什么是摇滚”这个问题上,百赞团同样也只用了一个问题,触发了爆赞团、专业人士(现场音乐人)以及节目观众的四维互动。
“没有对错,只有立场的不同”这句话在当下这个全民音乐人时代,是成立的。
但好比在有百赞团成员就柳爽的《漠河舞厅》提到故事和音乐性的平衡时,光是百赞团内部的观点就大相径庭。由此可见,在音乐这个话题上,哪怕是从同一立场输出的信息也可能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所以相对于教科书式的科普,或者单向灌输,面对深度行业问题,让每种声音都能直接对话的百赞团形式,则更能让所有人学会换位思考。
如果说《为歌而赞》的第一季是一次尝试性的对话,那在爆赞团成员中加入了更多乐评人、音乐人等专业人士的第二季,则成功让对话更加深入了。
*爆赞团部分成员
爆赞团从行业角度出发进行预判,代表了一定程度的专业看法。百赞团则代表了更多元的大众审美反馈,在节目中通过自由发言实现行业审美与大众审美的碰撞与平衡。两者之间产生的火花,又成功地触发了另外两个维度的对话。
“如果音乐只是做给懂音乐的人的话,这不合理。地球上只要有人,大家都可以说。”王嘉尔在本季第一期节目的第一组画面中,如是说道。
百赞团的意义正在于此,它不只是为了让围城内外的人交换信息,而是要彻底地让围城消失。
03全平台助力,打造一站式上升通道
除了独创了百赞团这个音综模式以外,《为歌而赞》第二季与歌曲立意、氛围高度契合的舞美以及其多元化的选曲,都是它成为当下受众群体最广的音综的关键所在。
节目设置百赞团,并且通过PGC-PUGC-UGC为歌曲打造了双重破圈链路;外加实现大小屏互动的播出到宣发模式,更是让节目成为了音乐人实现“人歌同火”的首选地。
作为抖音出品的音综IP,《为歌而赞》是抖音针对时代创作和传播特色对音综IP作出的新尝试,其一站式上升通道依托的正是抖音丰富的歌曲宣推经验以及多元化的内容化生态。
“以前我们做巡演的时候,都是靠贴贴海报,然后有了抖音这样的平台,它帮助了我们很多还在默默无闻、在音乐现场里埋头巡演的音乐人。有一首歌被人知道了,我们的音乐节有人看了,我们能活下去了。”柳爽在节目中说道。
上一季还是百赞团成员的Lambert,这一季也以音乐人的身份演绎了自己的歌曲。对于所有如他们一般热爱音乐的人来说,他们从抖音平台获得的都是前人所未拥有的机会。
爆赞团成员乐评人爱地人(任波)在节目中说到音乐的传播时,也提到了在唱片时代,音乐制作很容易走入惯性模式,且拥有决定权的高层始终只能代表极少数的一部分,审美也可能会固化。抖音则把谁火或者哪首歌出圈的选择权,从少数人的手里递交给了所有用户。
说到底,音乐本来也是属于所有人的。抖音不仅为市场拥护的音乐人提供上升空间与通路,还为优质素人创作者提供优质舞台和更多机会,百赞团的设置更是为音乐作品提供了新的宣发思路。平台也在成为当代流行音乐“新源头”的路上,为国内乐坛持续输送能量。
“成为一个歌手的途径越来越多了,百花齐放的舞台是对的。”梁龙在知道了Lambert身份的转换过程后说道。梁龙作为一个带领乐队从唱片时代跨越到了互联网时代的摇滚乐队主唱,他可能比大多数人都明白,此刻乐坛需要的是更多更有力的机会,而不是圈地自萌。
相信有了抖音的这些尝试和助力,乐坛的百花齐放不会只是前辈的一个期盼。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