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是一座围城,城外的人想进去,城里的人想出来。——钱钟书
《围城》作为钱钟书先生所作的唯一一本长篇小说,横跨70余年,能够经久不衰,自然有其独到之处。其中最为人称道的要属钱钟书先生深厚的语言文字运用功底了!文中通过众多独具匠心的比喻手法,把各种人物形象写得活灵活现,跃然纸上。这些比喻充满了讽刺艺术,蕴含了深厚的象征意味,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哈哈大笑的同时,陷入了对于人性的思考。
小说以爱情为线索,依据。通过主人公方鸿渐在不同人生层次的婚姻困局,写出了人类在现实中的围城困境——不断的追求和追求到手后产生的不满足与厌烦。周而复始,往复循环,人生的困境大抵如此。
文中的方鸿渐是个意志不坚定,经受不住打击,懦弱无能的人。他的未婚妻属于旧社会的包办婚姻,双方均未见过面,未婚妻中途辍学,在父母的操纵下只能在家实习家务,等待嫁人后做贤妻良母。而方鸿渐已入大学,在见过男女风味情调之后,不由于得对于婚事产生了抵触心理,心生怨恨。虽也尝试过轻微反抗,但一遇挫折便止步不前,父亲的一封书信威胁便立即告饶妥协,毫无坚持,之后竟找寻理由说“世间哪有恋爱?压根是生殖冲动。”用以自圆其说,实在可悲!
后虽出洋“深造”,却不学无术,辗转于土木工程、社会学、哲学和国学等领域,生活懒散,游戏各方。最后取得不了博士学位,只得设法造假。在归国途中经受不住诱惑,受到了鲍小姐的引诱,并任由她摆布玩弄。对于这个情人,方鸿渐既看不起她行为不检点,又沉溺在基于肉体性欲的情爱。在两人关系断绝之后,方鸿渐虽百般劝慰自己,却仍感到失望沮丧,感觉受到了欺骗,被玩弄了感情,于自身骄傲有损。患得患失,左右摇摆不定,可谓失败之至。
而与苏文纨和唐晓芙之间的感情纠葛,更是令人啼笑皆非,可气可叹!一方面,方鸿渐与唐晓芙一见钟情,唐晓芙是其想象中的理想伴侣,但面对苏文纨一步步设计的倒追,显得顾虑太多,始终不敢真正意义上拒绝,只能终日在苏文纨,唐晓芙两人之间周旋不已。另一方面正如《傲慢与偏见》故事中的伊丽莎白与达西一般,由于方鸿渐和唐晓芙两人之间思想方面的偏见与执着,没能得到认识上的统一,两人最终一拍两散,未能结成连理。这实在是一个遗憾事!
最后与方鸿渐结为夫妻的反而是其貌不扬的孙柔嘉。不得不说,对于两人而言,这并不能算是最好的结局,但这却是现实。孙柔嘉正如她的名字那样,用她的阴柔之术束缚住了方鸿渐,加之方鸿渐的被动与懦弱,促使了两人结合。但这种结合并不稳固,在结合之初两人就对对方说过:“希望你不至于后悔”。这句话仿佛预言了之后的结局。果不其然,两人在婚后生活中对于前途的焦虑,双方家庭亲友之间的纠纷摩擦,两人观念的不和,都为这个婚姻的破裂埋下了伏笔。终于,在方鸿渐面临再次失业后,两人的矛盾变得难以调和。
纵观全文,钱钟书先生与方鸿渐不阶段的人生轨迹的婚姻纠纷道出了《围城》的内涵——人生到处都是“围城”,婚姻也是如此。可能你已经出城,可能你还在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