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热搜榜屡屡出现“冯巩”的字眼。
先是“讽刺国足”风波,接着是他在街头边蹬着一辆三轮车,边打招呼,以大家熟悉的春晚开场白:“我想死你们了!”
让网友们着实快乐了一把。
昨日,冯巩老师又登上热搜榜,他录了一段声援上海的视频,轻快的竹板下,温语暖言,网友们纷纷点赞。近年来,冯巩老师时不时发些小视频跟大伙逗乐,不觉间收获近两千万粉丝。
有些视频也会拍到他家里的情况,他的“豪宅”也因此曝了光。
令网友惊讶的是,家世显赫的他,江湖地位如此高的一位“大佬”,家里并不富丽堂皇,反而很朴素。门上旧迹斑斑,太过显眼,以至于有网友留言说:“老师,这么好的房子,好好装修一下吧。”冯巩老师从事文艺,但他家的院子不是亭台楼阁型,而是大菜园子!
朋友平常来做客,不是凭栏听雨,而是摘瓜吃果。冯巩老师可谓是街知巷闻的“大明星”,可他好像从不这样看待自己,穿着小马甲满大街转悠,是他的日常。每次刷到冯巩老师的视频,倍感亲切的同时,也不禁感叹一句:人活到极致,是朴素与克制。无需追求奢华,也不用太多物质的堆砌,过得简简单单就足够快乐。
一块土地,几畦菜圃,看一朵花开,品一盏清茶,望一望云淡风轻的天,就能平平淡淡、从从容容地过余生。
01
人,越朴素越高贵北京大学流传着一件趣事:
有一年开学,一名新入学的学生扛着行李四处跑,找不着北。满头大汗的他突然看到一位老人,便请求老人帮他看行李,他去办入学手续。
半天后,学生办完手续回来,老人居然还在原地,头顶着烈日,帮他看行李。
三天后的开学典礼上,这位男生惊讶地发现:那天的老大爷,竟然是大名鼎鼎的国学大师季羡林。
北大师生的眼里,季羡林朴素得不像光芒万丈的大师,一套中山装,一穿就是几十年,总是踏踏实实做学问,过普普通通的生活。季羡林曾多次请辞“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国宝”这三个称号,他说:
“三顶桂冠一摘,还了我一个自由自在身。身上的泡沫洗掉了,露出了真面目,皆大欢喜。”
精神越是高贵的人,往往活得越简单朴素。
有人喜欢端着,有人喜欢被仰望,但和这个世界平视地相处,才是最好的相处方式。
朴素地活着,才是最好的生活姿态。02
做人,要存一点素心陈道明拍摄《围城》时,曾有机会去拜访钱钟书先生,过后他忍不住感慨:
突然发现自己特可怜。钱老先生他们家,你知道唯一响的东西是什么吗?
没有录像机,没有电视机,没有电话,唯一响的东西是药锅子。
你可以在他家里闻到书香,在他们家可以感到安静,可以看到从容、真实。
钱钟书先生还在教书的时候,家里除了一张桌子和白布垫的沙发,几乎没什么家具。
就连仅有的两把“椅子”,都是用两只木箱代替。
生活如水,欲望如糖。并非糖越多,水就越甜。甜到浓时会变苦。
还是平淡最耐尝,宁静能致远。物欲少了,心才得自在。
看明白了,也活明白了的人,选择过朴素简单的生活,并非不思进取,而是回归本真的超然,体悟“人间至味是清欢”。
03
生活不简单,尽量简单过前段时间帮好友搬家,发现她住了不到半年的房子里,竟堆积了一大堆杂物。
她很爱购物,买东西时觉得什么都用得上,买回家后那些东西却只能堆在角落积灰。
想丢舍不得,留着又没用。时间一长,家里的杂物多到不行,又懒得整理。
这也是很多现代人的一个写照。
如今物质丰富了,诱惑也多了,超市里琳琅满目的商品,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要打理经营,人长期负重前行,怎会不累呢?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将生活的杂质过滤了,回归朴素,才能尝到生命的真味。
朱光潜先生说:“人生第一桩事是生活。”
在纷繁复杂的世界里,过得朴素,才是最好的生存之道。
繁华终究是过眼云烟,最平凡的生活,往往最接近幸福。南怀瑾说:“三千年读史,不外功名利禄;九万里悟道,终归诗酒田园。”
当生命返璞归真,就会发现人生中真正重要的东西,是无用却恬静的。
世界再热闹,我自安静朴素,与重要的人并肩,细数似水流年。-END-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