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施工单位,生产的都是一些农民工,而且基层建设,往往都是很粗狂的。但又并不是完全粗狂的。从招投标到现场生产再到工程结算,其中一环扣一环。就现场施工而言,每平方米使用多少吨钢筋,多少立混凝土,多少延长米脚手架,多大的施工面积,多少工人施工,都是有数据的,这些都是成本。每一个工程人心里都有一个基本的数据,这些成本在里面,考虑到你中标的价位,才能说,这个项目到底挣不挣钱。
对于施工单位,也就是大家口口相传的工地,都有一个认识误区。总以为干工地的都很有钱,工地包吃包住,挣得钱全部进自己的裤腰带了,而且工资还高,一个个肚子也不小,一看就小土豪。其实工地就像钱钟书先生所写的《围城》一样,在工地外的人总想着进入工地,而在工地里面的都想着出工地。现实就是如此的残酷,你羡慕狗工地的平均工资总是高于一个城市的平均工资,但你的每天工作八小时确是干工程的所不能想象的。(注:指的是每天零点上班,零点下班,每周工作七天)。当很多人每天都在吐槽的时候,也还在一直工作。那就有人问了:白天时间那么好,为什么都要等到晚上加班呢?在我的理解中,晚上加班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因素:
1:抢工期,只要是抢工期,那就没有什么白天晚上,只要能干活,都要干着,因为工期紧张啊,万一到年底,工程完成度达不到工程款的标准时,一年这不就等于一直自己垫付资金吗?很多时候跟甲方沟通时,也总怕自己到时候连裤衩都穿不上。
2:工期不是很紧张,但在各个承包,清包,分包公司眼里面,能抢一天是一天,毕竟手底下的工人都是按天付费的。
3:晚上找监理报验好过,至于为什么,大家心里都懂。
4:现在的商品混凝土,如果稍微加点早强,晚上打完之后第二天早上,就可以上人了,地第二天的施工影响也不大。这样该干嘛干嘛,减少窝工现象。
讲完了夜间加班,继续回归话题,为什么在外面的人总想着进入工地。
在下分析:
1:最主要的,就是我们施工单位是搞国家基础建设的,粗狂式发展下,对于进入工地的人群没什么学历啊,什么的要求。
2:薪资高,就拿最简单的力工,一天也要多,钢筋工,木工,架工。一个对资质不太高,还能拿如此薪资的工作,除了辛苦点,也不是其他工作能给到的。
那这么一个要求不高,薪资还不低的地点,为什么还有人想着要离开呢?
当然,能离开的都是一些工地管理人员。项目部管理人员,一个个的带着红帽子四处溜达,然后对着工人指指点点的,其实工地有个很奇特的现象,就是地位与薪资的不匹配。众所周知,工地上都流传一句安全帽等级的顺口溜:“黄帽子干,红帽子看,白帽子说了算”。确实如此,监理单位一般都带的事白帽子,但是人均工资0元,一个个口袋比脸都干净,这就是为什么我们项目部的请监理吃饭,监理一般都不拒绝的原因。然后就是管理人员,也就是项目部的一群人,平均工资~,工地上所有的事情都要经过项目部运行,上要对甲方,设计院,监理,安全站,质检站等,下又要对清包,分包公司对接,也要对整个工程的进度,质量,安全予以保障。
再看黄帽子,一个普普通通的工人,一个月住工地,一月也至少有多,但却也是最苦最累的一群人,一天天顶着烈日,汗流浃背干活的就是这群工人。
也就造成了所谓的拿着0元实习工资的实习生,教育者一群月薪至少的工人让他们干这干那的,也会看到做工长的侄子吆喝着自己的舅舅怎么怎么把这个事做好。
讲完薪资待遇问题,还有已经一件事就是家庭因素了。像我这样的单身汉倒是无所谓,但也有一些成了家的人,对家的依恋很强。而我们的工程建设也是慢慢地朝着郊区发展,也有很多是在深山老林里面的,一年四季都在加班,只要过年回家两三天。不能陪着心爱的人一起生活,不能陪着自己的儿子女儿一块儿长大,不能给自己的老爸老妈养老,这些都是一个在外打拼的工程人内心所亏欠的。
也是这样的种种原因,造就了在工程上面的人却也想着回家老婆孩子热炕头的归家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