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作为铁饭碗,每年都吸引着无数的考生报考教师编。教师工作稳定,福利待遇好,社会地位高,有谁不想应聘呢?
但实际上,在笔者看来,教师行业招聘已经陷入了“围城”:有的人拼命想进来,但有的人却想要逃离。
这种矛盾的现象背后孕育着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教育发展不公平。难道,对于教师群体来说,真的只是一份工作吗?
教师行业招聘陷入“围城”境地:一方缺人,一方人扎堆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的经济发展存在很大的差距。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的地区,对于教育的扶持就会大幅度减少,尤其是农村地区。
这就导致教师行业招聘成了“围城”,有的地方报名的人扎堆,挤破头都想要进去,但有的地方,人才不断逃离,连人都招不到。
区域教育发展不平衡,教师收入差距较大。城乡之间、城市之间经济发展不同,就导致了不同地区的教师工资收入存在很大差异。
比如上海的教师平均工资能够达到元,而我国农村地区的教师工资普遍在元左右。
这就导致农村地区、偏远地区的教师工资普遍没有吸引力。
很多人会想,与其在这里教书,不如去南方工厂打工,一个月收入都要是前者的2、3倍,而这也是农村地区师资招聘减少的一个重要原因。
前途有很大的差别。教师就业一般会要考虑工资和发展前景,如果在北上广城市,教师可以靠自己的努力立足,树立未来发展的前景,不断提高自己的学历和职称。
农村和城镇工作的教师,一辈子在一线教书的可能性较大,晋升的空间相对小。这就使得很多有抱负的年轻人选择在大城市考教师,而不是农村地区。
工作压力不同,农村教师要身兼多职。由于边远地区教师数量较少,师资建设投入不足,许多教师只能身兼数职位。
英语老师可能也是音乐老师,语文老师可能也是体育老师,这种情况在农村地区非常常见。
此外,除了教学任务外,农村地区教师还要照顾儿童,帮助学生打扫卫生、做饭。
这是因为农村地区近几年有很多的留守儿童,教师只能又当老师,又当家长。这就使得许多应聘者考虑到他们的工作内容,不愿到农村地区工作。
教师招聘扎堆,主要是集中在这两个方向参加城市教师考试的人要远远多于农村。每年都有很多考生参加师范院校、社会招聘的教师考试,这些考生都倾向于在一些大城市工作。
事实上,所有人都希望有更好的工作环境,大城市繁华,交通发达,生活便利,因此,就吸引了无数的年轻人。
而农村地区因为经济发展较为落后,工作环境和城市相差很远,教师职位自然会空缺很多。
此外,每年还有很多农村教师申请去城市的学校工作,这加剧了农村教师的流失。
好的学校更能吸引人才。甚至在同一个城市,教师招聘的情况都不一样。
举例来说,一些重点学校每年的教师招聘都挤破了头,而一般的学校却无人问津。针对师资招聘的现状,相关部门也在进行调整和改进,但如何解决还未可知。
偏远地区教师享受政策倾斜,能够解决招聘现状如不解决教师招聘的现状,将对农村的地区教育发展来说,将是非常严重的后果,因此,解决这一问题,需要从两个方面入手:
提高农村地区教师工资水平。事实上,许多偏远地区的教师不仅社会地位低,薪水也很低,每月只有元左右。
也许这些钱能够温饱,但老师也需要生存的,如果去工厂打工挣得钱都比当教师多,那么,哪有人愿意去当教师呢?
政策向农村地区教师倾斜。比如在农村工作一段时间,可以申请回到城市当教师,还可以报考公务员加分等等。
加强农村地区的思想教育,一些农村教师不受到重视,是因为家长们缺乏对于教育的认知,甚至认为一些孩子可以不接受义务教育,就直接去打工。
而很多教师对于这种情况无能为力,只能放之任之,长期以往,就会对教师的工作产生疑惑,进而逃离体制内。
实际上,偏远地区的学生教育资源比较缺乏,优秀的教师能够更好地教育学生,带来新鲜的知识,培养更出色的学生,发挥自己的才能。
因此,教育部门应该重视农村地区的教师人才培养体系,提高工资待遇,才能够让农村地区的教育不断提升。
教师招聘存在如此大的差异,一方面是因为教育资源不公平引起的,另一方面,是因为部分学生缺乏对教师工作的深刻理解,认为在大城市工作才更有发展,更体面。
但是,教师工作不分高低贵贱,只有培养出人才的教师,才是真正的教师。
如何看待大学生都不愿意去农村地区当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