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逝》选自鲁迅的小说集《彷徨》,是鲁迅唯一一部以青年的恋爱和婚姻为题材的小说。《伤逝》以独特的视角,描写了涓生和子君的恋爱及其破灭过程。
与同时代描写青年男女冲破封建枷锁、追求个性解放和恋爱自由、最终实现自主婚姻的小说不同,《伤逝》是一出自由恋爱后的悲剧。当涓生与子君相爱的时候,尽管受到旁人与社会的干涉和排斥,但他们无所畏惧,毅然决然追求个性的解放。面对父亲和叔父的劝阻,子君坚定地呼喊:“我是我自己的,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这种面对黑暗现实的无畏和勇敢,正是五四运动后妇女个性解放的宣言。
然而,这种“安宁和幸福”并未维持多久,涓生和子君便陷入新的“围城”。涓生被解聘,子君沉溺于小家庭琐碎的生活,他们尚未得到真正的自由便停止了对生活更高的追求。涓生把抛弃子君作为“向着新的生路跨出去的第一步”,最终也被生活所抛弃,在悔恨中消磨人生。
造成涓生和子君爱情悲剧的原因,既有黑暗的社会现实对于个性的压迫,也有存在于涓生和子君身上的个性弱点——目光短浅、自私、懦弱。子君只是一心一意追求个人恋爱的自由,把狭隘的小天地当作整个世界,把小家庭生活当作整个人生意义,最终只能从一个封建家庭走向另一个封建家庭,在人生追求破灭后走向死亡。
涓生和子君的爱情悲剧,正是五四运动后新一代知识青年追求恋爱自由过程的真实写照。他们的爱情悲剧也启迪后人,个性解放不能孤立于社会解放而存在,只有实现社会制度的革新,才能真正摆脱旧社会的种种压迫和束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