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知乎上,发现很多人在婚姻方面都遇到了问题,从他们的叙述中,我们能感受到他们对婚姻的无力感,以及在其中的挣扎,当然,还有对拥有幸福的向往。
有些人说,结婚之前和结婚之后有落差,婚姻就像一道分水岭,好像结婚之后,一切都变了,之前看对方没有发现他(她)这么多缺点,现在却觉得他(她)哪都不对了。
甚至也有些人后悔结婚,他们说走进婚姻是为了结束孤独,拥抱幸福,没想到却是更累、更难、更孤独。
他们在知乎上提出问题,寻求并期待着答案。可是那么多人给出的答案,哪一个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那个呢?
实际上,我们每个人在婚姻关系中都或多或少的有些迷茫,而且我们也一直在不断地摸索着。其实,在知乎中提问题的人,他们真正需要的也不是答案,而是如何才能找到婚姻的真相,获得幸福。
关于婚姻,如果我们仔细品读,就会发现:真正幸福的婚姻是——我们俩都幸福。而不幸福的婚姻大多情况是迷失了对方,由两个人过回了一个人。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思考我们的婚姻,看看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
01.婚姻的初衷:让彼此幸福
还记得我们当初结婚前的初衷吗?还记得我们曾经相识、相知、相爱的日子吗?那时的我们眼中只有对方,我们小心翼翼地呵护、珍惜着那份情感,许下山盟海誓,发誓此生一定要给眼前的人幸福。
我们走路的时候牵着的手,十里长街送恋人回家的路,和每一次依依不舍地分别,还有那打电话聊到后半夜的日日夜夜,都见证了我们曾经的爱情。我们那时是那么相爱。而那时候的我们是多么希望快点结束这单身的日子,每天能朝夕和爱的人在一起,白头偕老啊!
结婚那天,我们在亲人的祝福声中,由父亲把我们的手放在一起,在那一刻,我们真的好幸福。我们深情且坚定地望着彼此,眼含热泪。那时的我们真的像结婚誓词中说的那样:不论贫穷富贵,不论疾病和健康,我们都不会放弃彼此,直到生命结束……
而那时,我们也心无旁骛地相信,我们一定能给对方幸福,我们也是最适合彼此的。带着这样的期待,我们迈入了婚姻。
话说到这里,不知道你有什么感受?它是否勾起了我们对进入婚姻时的回忆?其实,结婚前,我们初衷是为了让彼此幸福,而选择走入婚姻的,不是我一个人幸福,也不是你一个人幸福。
是的,这是婚姻的真相。有句话说的好,“不以结婚为目的的谈恋爱是耍流氓”,那我说,“不以双方幸福为目的的婚姻,也不是真正幸福的婚姻。”
而现在,我们太多的人忘记了这个初衷,结婚后把对对方的包容和爱的目光,不自觉地变成了审视,又不自觉地只关照自己内心的感受,由让两个人幸福的初衷变成了让自己一个人幸福。只一个人的幸福,对于婚姻来说,那是自私,也太自我。
因此,认清“婚姻是两个人都幸福”这个真相,我们才能够让我们的婚姻更接近幸福。
02.婚姻生活:将独一无二的、甚至更好的自己带给婚姻,带给对方
其实婚姻是什么?钱钟书用《围城》来形容婚姻的感觉:外面的人想进去,进去的人想出来。我个人觉得这只是婚姻中的一种感受,而每个人的婚姻大体相同,而又各自不同。
只要我们是因爱开始,且有愿意与对方相扶到老的心态,那么我们进入婚姻,落入现实后,却没有获得幸福,原因之一是心态错了:把让彼此幸福的初衷遗忘了;而另一个原因就是没有把独一无二的、或更好的自己带给婚姻,带给对方。
我们每一个人在婚前都是独一无二的自己,因为这份独一无二,吸引了和我们灵魂相似或者不同的爱人。他们爱我们,是因为我们身上的这份独特,而我们喜欢上他们,也是因为他们也是我们眼中的不同。
我们彼此期待着与这样的对方相互依偎走完这一生,而进入婚姻后,我们很多人却没有把独一无二的自己展现在婚姻里,当然也没有再为成为更好的自己而努力。
我们把目光放在了对方做的怎么样,是否是自己期待的那样,而自己是否从对方那里得到了幸福,放在了第一位。
其实,婚姻里,我们最该做的就是做好自己,做更好的自己。这样我们带给婚姻的,才是因为我们的加入,而给对方带去的美好感受。
台湾著名的身心灵作家张德芬在《爱到极致是放手》中曾有过这样的观点:两个人之所以在婚前特别幸福,是因为两个人的眼中只有对方,什么都愿意和对方分享,而婚后,两个人都把目光变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