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城上学时嘲笑方鸿渐,毕业后却活成了

说实话对《围城》这本书,读的并不是很深刻。因为钱中书先生的这本书想要告诉我们的东西很多,维度也很广。今天就自己理解的程度谈谈对这本书的认识。

方鸿渐在国外留学四年,本来他应该在这四年中好好学习,稳稳的拿到博士学位的,但他荒废了这四年的时间,他荒废了学业。最后就连毕业文凭都是花钱买到的。这让我想到了我们的大学生活,大学四年和方鸿渐一样混大学的人实在太多了,每天逃课、寝室追剧、打游戏。或者带对象各种玩。直到毕业时,才发现自己该考的证书没有考,该学的知识没有学。才发现四年就这样匆匆地流逝了。初读《围城》我们还嘲笑方鸿渐买文凭的滑稽,毕业时才发现原来我们都活成了方鸿渐。

拿着假文凭的方鸿渐,自欺欺人的认为自己是个见过世面,知识渊博、颇受欢迎的“海归”。自以为凭借自己的“假文凭”就可以在国内找个不错的工作,而然现实给了他重重的一击。“假文凭”能够满足他对名誉保护的愿望,却不能帮助他塑造头脑,不能帮助他提高能力。所以,回国后的方鸿渐并有找到一份好工作,即使没有人揭穿他的“假文凭”,即使给他一个很好的工作,他也因能力问题不敢担任。

方鸿渐的这种困境,就像刚毕业的大学生,大学四年似乎大家都过的一样,并没有什么差别,毕业后找工作时,有人凭借在学校学习的知识,找到了一份不错的工作,有人却因在上学期间,没有好好学习,什么专业知识也不会,什么技能也没有。找工作时表面是个大学生,有大学文凭,但却是个“空架子”,什么都干不了。找工作处处碰壁,常常是眼高手低,高不成低不就,最后各种抱怨。

年少时我们意气风发,总以为自己能干一番大事,总认为自己是独一无二的。“海归”方鸿渐也不例外,他身上也有傲气,看不起别人。总以为自己比其他人强,在于三闾大学的路上,他不屑和李婷梅、顾尔谦来往。总认为他们没有自己身份地位要高,但到了大学后,家人凭借自己的实力,在学校的得到的身份都是教授级别,而方鸿渐却是托关系才得了一个副教授的头衔。这让一心要强的方鸿渐很生气,但他只能生气却不能抱怨,因为这都是他造成的。

我们身上何尝没有方鸿渐的影子呢?我们也曾经意气风发过,也曾信誓旦旦的立志过。希望自己成为什么样的人,实现什么样的愿望。但我们在追梦的路上,多数人都是在嘴上说说而已,却没有真正的行动起来。在别人努力时,我们嘲笑他人的梦想。总认为自己比别人强,殊不知这个世界上比你聪明的人都在努力,比你强的人都在努力,你还有什么资格嘲笑别人。我们只有把自己低到尘埃里,才能感受到生命最真实的意义,才能认识自己真正的价值。

刚毕业的我们像方鸿渐一样,总以为人生有千百种可能,畅想自己能够在不经意间改变命运。却不知道每一朵娇艳的花朵背后,都需要经历一番风雨的洗礼。人生从来都没有什么捷径,每一个成功人士的背后一定承受了别人无法承受的痛苦,才成就了成功的自己。

华少说“你之所以没有成功,是因为你没有我失败的次数多”,年少气盛时我们都像方鸿渐,但在生活的大浪中,我们总要成长起来,总要吸取方鸿渐的教训。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46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