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锺书的唐诗排行榜澎湃在线

                            

最近,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一部钱锺书先生选、杨绛先生抄录的唐诗选手稿,定名为《钱锺书选唐诗》。这是一部重磅新书,堪称钱锺书作品的一大新“发现”。

杨绛与钱锺书

我们知道,钱锺书以《围城》饮誉中外,该书长期占据当代长篇小说销售榜前列。钱先生同时也是一位古典文学研究专家,代表作有《谈艺录》《管锥编》等。钱先生的著作以淹贯中外,旁征博引著称。

钱锺书《宋诗选注》

另外,钱先生还做过一本《宋诗选注》。这本书出版于年,据杨绛先生回忆,当时因为宋诗比较难选,所以好友兼领导的郑振铎特地安排给钱先生“克服”困难!

其实钱先生更喜欢唐诗。《钱锺书选唐诗》让我们有机会得见钱先生对唐诗的看法。

钱先生最喜欢哪位诗人?对哪位诗人不“感冒”?看一看钱先生的唐诗排行榜,就能获得一个直观的了解。

下面是我们根据《钱锺书选唐诗》选录诗人诗歌数做的TOP10的统计。

1.白居易首

2.杜甫首

3.李商隐58首

4.杜牧56首

5.元稹45首

6.王建44首

7.寒山40首

8.刘禹锡38首

9.孟郊37首

10.姚合33首

这个排行榜着实让人意外!高居榜首的竟然是白居易,紧随其后的是杜甫、李商隐。

白居易OS:承让,承让……

而李白、王维等耳熟能详的大家竟然在10名开外。

李白的实际排名是第15名(23首),王维略微好些,排在第11名(32首)。

李白OS:我是谁?我在哪儿?

再看11至20的排名。

11.王维32首

12.韦应物、施肩吾、张祜、温庭筠、陆龟蒙31首

13.贾岛29首

14.韩愈、许浑24首

15.李白23首

16.罗隐、唐彦谦、韩偓22首

17.花蕊夫人21首

18.李贺、韦庄20首

19.顾况、张籍19首

20.孟浩然、卢仝、雍陶、刘驾17首

在TOP20榜中,中、晚唐诗人占据了绝对优势,他们的诗难道比盛唐诗人写得更好?

《钱锺书选唐诗》目录

这与我们推崇诗仙、诗圣、诗佛的认知差别太大了。读惯了《唐诗三百首》的读者可能尤觉反差强烈,让我们看看《唐诗三百首》的TOP10。

1.杜甫39首

2.李白29首

3.王维28首

4.李商隐23首

5.孟浩然15首

6.韦应物12首

7.刘长卿11首

8.杜牧9首

9.王昌龄8首

10.岑参、李颀7首

(统计依据的是人民文学出版社年版李定广重编《分类唐诗三百首》)

《分类唐诗三百首》

蘅塘退士原编

李定广编注

这显然是个把荣誉送给盛唐、中唐诗人的唐诗选本。诗圣、诗仙领袖群伦,而白居易仅以入选6首的数量排在第11名。

稍微熟悉唐诗的人,估计很清楚,白居易是诗歌作品存世量最大的,有多首,杜甫有多首,李白有多首。也许有人觉得,钱先生排行榜不一定能准确反映唐诗人水准的高低,倒极有可能反映诗人作品数量的多寡。这也不能说得太绝对,像李白屈居第20名,绝对能够说明钱先生没有被“诗仙”这样的称号“迷惑”。这也许能够在明代王世贞的身上找到“知音”的感觉,王世贞说:“如果选十首唐诗,杜甫诗恐怕很难入选;如果超过百首,李白的诗显得单调(意思是说数量上就不会占优势)。”白居易虽然占据“钱榜”第一,但大家耳熟能详的《赋得古原草送别》(或简称《草》“离离原上草”)、《问刘十九》(“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钱锺书先生却没有选。很有意思吧!

唐诗存世总量,在5万首左右,诗人多人。据称《钱锺书选唐诗》共选录了位诗人,共首(句)诗作。选录的数量,差不多是全唐诗的4%,是《唐诗三百首》(首)的6.4倍多。所以,钱先生能够比较从容的选自己爱好的诗篇。

那么,《唐诗三百首》能够更好地反映唐诗人的水平吗?恐怕也不尽然。比如有“诗鬼”之称的李贺,竟然没能入选,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也没能入选,网漏吞舟,恐怕不能算是无意的疏忽吧!

以上是个很粗略的介绍,排行榜恐怕也不能看得太真!

推荐阅读

《钱锺书选唐诗》

钱锺书选杨绛录

《钱锺书选唐诗》的底本是年到年间,钱锺书先生遴选、杨绛先生抄录的一部唐诗选手稿,其后近四十年,这部手稿从未对外公布。此次首次出版,人文社编辑部对手稿进行了必要的整理,对照《全唐诗》校勘了诗歌正文,增加了诗人小传和难解语词注释,撰写了出版后记。这部唐诗选本收录诗人位、诗作首,体现了钱锺书先生选唐诗的主观立场和独特视角,是相关领域研究的重要文献;也是比较全面呈现唐代诗歌的艺术特征和风格状貌的大型选本。此外,杨绛先生在抄录手稿时留下了日期、诗歌评论、书法评论、生活杂记等文字,也体现了钱杨夫妇的品评互动。

在钱锺书先生诞辰周年之际,这部尘封数十年的唐诗选稿,以《钱锺书选唐诗》的面貌正式排印成书。

通过《钱锺书选唐诗》,读者朋友不仅能研习欣赏钱先生选出的可以概括唐诗全貌的首诗歌,也能看见两位学人隽永美好的诗书生活。这是一部迷人的充满家庭生活温暖且有一定学术价值的图书,出版这部书是我们对钱、杨两位远去学人的诚挚纪念。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40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