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城》与钱钟书的婚姻生活有关系吗?
老罗/文
引子:刚才我在朋友圈里看到一个图片,上面写着一个老师讲课时提到的一个问题,“你觉得,钱钟书和杨绛如果真的恩爱的话,为什么钱钟书还会写出《围城》呢?”看到这段话我颇有感触,甚至是有些反感。先不说《围城》与钱钟书的婚姻之间到底有没有关系,我要说的是,作为专业的文学老师,想要让课堂生动有趣、富有启发性本身无可非议,但如果为了显示自己讲课的独特性或启发性,而不顾文学创作和接受的基本规律,那么,这种课堂就有为了生动有趣而增加一些无意义的“噱头”的嫌疑,实质则是有“生动”而无“知识”(干货)。
下面是我看了之后和一些研究生之间的一些简单的对话。
研究生A:我的回答是:“秀恩爱”
老罗:这个是不是有点太牵强附会了?围城里面对于知识分子,对爱情的讽刺,未必能够折射出钱钟书自己的婚姻生活不够和谐,不够幸福,起码应该没有绝对的联系!试想,当年巴金和萧珊在贵阳市郊区度蜜月的时候,巴金写下了《寒夜》这样一个很凄惨的爱情故事。故事中的主角曾树生(妻子)和王文宣(丈夫)是一对自由结合的大学生。然而随着王文宣的失业和犯肺病,曾树生这个银行的“花瓶”因经受不住汪母的挖苦,生活的艰辛,汪小宣的未老先衰以及银行陈主任的诱惑,最终抛弃了那个令她“窒息”的家庭,跟着陈主任远走兰州。当曾树生再次回到重庆她的那个家的时候,一切都不复存在了,曾树生只能一个人走在寒夜之中……但是你能从这个故事中看出蜜月中的巴金和萧珊不够恩爱吗?
还有就是讲课的时候,观点新颖别具一格当然很好。但是也不能太随心所欲地,或毫无根据地去揣测作品与作家实际生活之间的对应关系。鲁迅写《野草》的时候,正是他和许广平热恋的时候,你如果非要从《野草》中去找出许广平的影子,或者他们相恋的蛛丝马迹(的确有学者这么研究过,但在我看来,这多少有一种把文学作品当作历史材料,然后做实证性考证的嫌疑),总会然人觉得有些牵强附会。
研究生B:是的,您说得有道理!这节课讨论的问题是《文品与人品的关系》,可能这位老师是想从这个角度出发引发思考,但问题本身并不严谨。
老罗:我觉得吧,他可能对于钱钟书有成见。当然,关于钱钟书的《围城》和他个人偏见之间的关系,钱钟书写《围城》跟他个人的婚姻家庭到底有没有关系,或者说钱钟书和杨绛之间的关系到底好不好,这个问题我也没有研究过。我只是凭着一种直觉,或者将之作为一种正常的情况来判断,我觉得简单地从一个作家的作品来判断他的婚姻,他的家庭生活等,这本身是有问题的。
当然,也不排除有些作家的写作与他个人的实际生活的确有密切的关系,甚至就是作家本人的自传。但即便如此,在我们将文学作品作为“精神产品”进行分析的时候,也不应该简单地或直接地将其与现实生活一一对应。因为真正的文学作品一定是一种经过艺术加工或变形或的东西,而不是照相机式的复制。即使是分析作家的人品与作品之间的关系也是很难的,因为很多人品不怎么好的作家,却写出很好的文学作品来,这种情况时候发生。我们应该更多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