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火的春节档里,有部国产剧的热度居高不下——
经典IP改编。
上线已经13天,仍位居剧集全网热度榜榜首。
什么国产剧这么猛?
斗罗大陆
从年到年,网文作者唐家三少在网上连载了名为《斗罗大陆》的小说。
故事讲述的,是一个叫做唐三的年轻人一路披荆斩棘,最终修炼得到武魂,成为斗罗大陆最强者的经历。
为了避免没看过原著的人懵逼,咱们先来简单介绍一下斗罗大陆的基础设定。
武魂是啥?
它形态各异,可以是动物植物,甚至是器物,或者自身。
武魂有什么用?
简单来说。
它可以作为技能,辅助人们日常生活,也可以作为战斗的武器。
人们可以通过猎杀斗罗大陆里比较强大的动植物(即魂兽)来获得魂环,进而变强。
至于魂环,就更好理解了,相当于游戏中通关的等级。
环数越高,能力就越强。
这个曾经影响无数年轻人的大IP,在十二年后,被首次改编成为真人版剧集。
正因为原著光芒的加持,剧版《斗罗大陆》从一诞生就备受争议。
有骂设定不够还原,也有骂剧版剧情不符合原著。
经典IP的改编历来争议不断。
剧情人设这些内容向的,咱们后面再说。
先聊聊视觉观感向的感受。
在整个国产IP剧的大环境下,剧版《斗罗大陆》还真不是“五毛钱特效”。
像第一集就出现的人面魔蛛,细节到连獠牙和头上大小不一的眼珠子,都很细致。
唐三梦境的各种记忆闪回特效,都颇为自然。
还有被鬼藤缠身和打斗这一段,堪称流畅而不失炫酷。
不仅如此,这剧居然还配置了物理特效组。
牛顿的棺材板终于压住了
除此之外。
整个剧也没有乱加各种花里胡哨的死亡滤镜,画面构图都很自然舒适。
肉叔一查,果然。
导演杨振宇是电影摄影出身,曾参与过《亲爱的》《十月围城》的拍摄。
视效指导庄严担任过《长安十二时辰》《》等作品的指导。
唯一不足,就是打光有点灾难。
有些夜间打斗,要不是因为特效本身会发光,根本看不清脸。
另外,这一版《斗罗大陆》的镜头语言也加分不少。
不用偷懒的旁白推进剧情,而是巧妙运用镜头语言——
一场流畅的长镜头就切换了四季。
史兰客学苑所有成员准备前往天斗城,一个充满未知险恶的地方。
这时的镜头。
从深夜一个人的唐三,切换到清晨一群人的史兰客。
简洁明了地让观众感知到时间和人物的状态变化。
一群少年们手牵手,跋山涉水,暗示一个新篇章的开启。
这就是聪明且有效的镜头叙事。
当然。
视效和剪辑是皮囊,这两部分不掉线,剧就成了一半。
更关键的。
是故事改编的内核。
而这一部分,交给金牌编剧王倦把关。
自从播出以来,关于《斗罗大陆》魔改的争议不断。
限于男频小说的篇幅,倦大直接把时间进度条拉快了。
一开场,唐三有一堆杂乱回忆的闪回。
从官方号的提示来看,这到底是梦还是现实?
梦境和现实的交织,很难不让人觉得是在刻意隐瞒些什么。
别忘了,倦大早就在微博上发过话:有隐藏线。
唐三身上究竟还隐含着什么秘密,不到最后都不知道。
除了偷偷藏脑洞以外,倦大驾轻就熟改编调料还有——
轻喜剧元素。
而剧中,欧思客承包了绝大部分的笑点。
以至于网友们都在倦大的微博下喊话:
倦大,你是不是欧思客的武魂?
还有配套的专属表情包:
倦式幽默果然处处有梗。
唐三不经意评价了欧思客的剧本,“里面的反派很奇怪,好像做坏事都没有什么理由”。
结果欧思客像遇到知音一样,直接化身人形bb机,开始“倦大附体”。
这么能说,到底吃了多少个倦大(不是)
但归根到底,轻喜剧只是佐料。
真正的菜肴还是主角人设的塑造。
《斗罗大陆》作为男频文,整体基调就是完美。
这样的世界观下,无论是人设,还是角色经历,一切都是完美的。
加上受众主要是青少年向,符合他们内心的英雄主义。
这种完美成就了原著,但放在剧中,便是缺陷。
不断开挂的主角光环,让剧情只剩下“爽”,经不住推敲。
这也体现王倦强大的改编功底。
在他笔下,唐三变成一个土著普通人——
着笔丰富唐三的成长线。
像一开始遇到比自己强大的魂兽,会怂,会怕死。
不得不要跟父亲分别时,他会变得脆弱,变得唯唯诺诺。
这种“示弱”,让唐三有了真实的人性弧光。
不再单纯为了爽而爽,而是展现一个人从弱变强的心智成熟。
为了让这种成长更有说服力,王倦丰富了整个斗罗群像。
让一部开挂爽剧,变成团魂成长剧。(有《大宋少年志》内味了)
就像唐三那句话:
可是如果变强,就是要抛弃自己曾经同生共死的伙伴
那这样的强大,有什么意义
没有让唐三成为绝对主角,更没有让其他人沦为推动剧情的工具人。
特别是史兰客七怪。
仔细一看就会发现,史兰客七怪每一个人都是立体的,有自己的个性。
唐三善于思考,行侠仗义、小舞活泼善良、戴沐白性情孤傲但讲求公正、朱竹清独立自强、欧思客幽默有趣,热爱艺术、马红俊质朴纯真、宁荣荣则是勇敢的辅助系队友。
比如朱竹清。
在她小时候,家族私自联姻,把她婚配给戴沐白,可两人只见过一面。
婚姻大事,却从来没有人问她是否愿意。
她之所以想要变强,是为了想要打败戴沐白,从而退婚。
同样反骨的戴沐白离开家里,也是因为反对这门婚事。
他是七怪中最强的人,高傲自大,理所当然觉得所有人都得听他指挥。
在一次战役中,由于他自负的指挥,差点让大家全盘皆输。
好在唐三及时想到新的战术,才力挽狂澜。
而在这一战中,他也得到成长,明白团队协作的重要性。
这是他晋升成“七怪”队长的重要一课。
这种在尊重原著内核基础上。
丰润角色的内涵,让故事有了可供解读的空间。
去年同样有王倦改编的大热剧《庆余年》,就是男频IP改编的优秀典范。
要是往深了看。
《庆余年》的成功,无疑让王倦在改编《斗罗大陆》时更得心应手。
《庆余年》利用轻喜剧和权谋的结合,打造一套轻松又有深度的内核设定。
同时通过丰富配角人设,避免人物陷入单一扁平的局限中。
比如一开始出场的滕梓荆。
原著里,他不过是个不起眼,平平安安混到结局的打酱油角色。
但在改编过程中,王倦觉得,要给范闲合理地编造一个留在京都的理由——
那就让滕梓荆死:
所以他成了烟花,照亮黑暗,让范闲明白,有些事,躲不过去。
于是王倦一开始就加重了滕梓荆的戏份,并让他在对范闲的刺杀中死去。
一个角色的结局偏离原著走向,让观众都懵了。
王倦曾经说过:
对于观众来说,他们既生气,又有一种恐惧感——他不知道接下来的角色,还会不会按照原著来走了。
这样一来。
观众对剧集的思考,也在延续剧集自身的生命力。
《庆余年》的成功,让男频IP剧再一次引发激烈的讨论。
那也向我们抛出了一个问题:
频频失灵的男频IP,到底出路何在?
所谓男频,就是以男性为主要读者的网络文学作品。
年开始,《步步惊心》《甄嬛传》灯作品掀起了女频IP改编的热潮。
此后,又有《花千骨》《欢乐颂》等接力,成为爆款主力军。
这两年,“大女主”剧同质化严重,让男频剧有了夹缝生存的机会。
但大多数没有抓住机会。
归根到底,就是抛弃了故事内核。
男频IP的改编确实容易踩雷。
对这类题材的受众来说,“燃”和“中二”往往相伴而生。
严重怀疑倦大借欧思客这个角色伺机吐槽
这些桥段放在影视剧中,稍有不慎就会很尴尬。
要不就是改成了偶像剧。
不然就是迎合市场,盲目放大女主,严重影响故事走向。
但问题是。
这种迎合女性观众的改编,也不能引起她们的共鸣。
像之前的《斗破苍穹》,就因强塞了不少感情戏被诟病。
年,一部《将夜》,终于让男频剧找到了走进观众的初体验。
那就是老老实实拍出原著的气质。
像女主宋伊人定妆照出来后,被群嘲不够好看。
但其实原著里的桑桑就是个黑瘦的丫头,不是所谓的大美人。
除此之外。
最受肯定的是“春风亭之战”,打戏流畅,刀光剑影,拳拳到肉。
女性角色既没有喧宾夺主,也没有沦为花瓶。
据当时腾讯视频指数报告显示:
它是当时站内男性观众满意度最高的剧集之一。
这就说明,尊重原著改编,观众是欣然接受的。
正如王倦所说:
IP改编要专注于故事,特别重要的一个词就是尊重。
难得的是,到目前为止,《斗罗大陆》的改编也确实做到了尊重。
没有偏离修炼武魂的主线,也没有强行加入感情戏注水。
一群优秀特效团队助阵,从视觉上满足原著粉对斗罗大陆核心气质的想象。
加上王倦尊重原著的用心改编,吸引了不少路人纷纷入坑。
这算得上一个走出小圈子的好讯号,也是给改编男频IP的一个启示。
《斗罗大陆》作为今年头号男频IP的选手。
究竟是昙花一现,还是引领春天的到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