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钟书的《围城》有多值得入手呢?在《亚洲周刊》评选出的20世纪最优秀的部中文小说中排名第五,微读Top排行榜第一。文中语言幽默犀利,多比喻,被称为现代版儒林外史,网友直呼可以背下来的小说。其中,“围在城里的人想逃出来,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对婚姻也罢,职业也罢,人生的愿望大都如此。”这句话更是被大家喻为一语戳破人生的真相。小说改编成电视剧后,陈道明饰演的方鸿渐一举爆红。那么,《围城》里到底藏着几座城呢?
01三闾大学
小说的时间线索以方鸿渐去三闾大学前、在三闾任教时以及离开三闾后这三个时间段来划分。
开篇,留学生方鸿渐坐船回上海,旅途中,猛追鲍小姐,未果,弃之。
下船后,方鸿渐转战“白月光”唐晓芙,却因假文凭的事,跟苏文纨暧昧不清。因这一身风流债,方鸿渐被丈人周经理赶回了老家,却也误打误撞因情敌赵辛楣的一封工作介绍信,前往湖南三闾大学任教。
方鸿渐因“芝麻糖酥”风流债前往三闾,喜结孙柔嘉,入婚姻的围城。故而三闾大学是小说《围城》里真正意义上的围城。
书中介绍,国立三闾大学在平成县乡下一个本地财主的花园里,面溪背山。这是一个日本人唯一豪爽不吝啬的炸弹都不会浪费的地方。出任校长的高松年稀里糊涂地招了一群人,这学校也算办起来了。
据杨绛女士介绍,钱钟书的父亲应老友恳请,到湖南蓝田帮忙创建国立师范学院。钱父生病后,要求钱钟书也来蓝田任教,方便照料。
这才有了钱钟书笔下围城的原型,国立师范学院原型为湖南省涟源市第一中学。
02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职场也是围城
赵辛楣这样评价方鸿渐:你不讨厌,可是全无用处。而一无是处的人职场之路注定坎坷。
方鸿渐依靠着丈人的救济浪迹国外,买了个德国克莱登大学的假文凭回来当南郭先生。混银行,借丈人这棵大树罩着好乘凉。遇上赵辛楣,在大学里混了个副教授。后来,靠自家父母在报社谋职。
一路走来,软饭吃尽,觉悟全无。高松年得知他的文凭作假后,看在辛楣的面子上,将原定的教授职位改为副教授,让他上个思想政治课,带个轻松一点的班级,等下学期再升教授。
方鸿渐愤怒不已,指责高松年违约不守信用,但碍于无路可退的困境,他安抚自己先“将就”。
“将就”的方鸿渐被学生吐槽批改作业出现错误,集体向校长请命辞退。职场上从来不养闲人,没点本事,就不要怪别人不给你饭碗。
毫无疑问,方鸿渐是职场上的“三无”产品。无实力,不努力,偏偏还不会为人处事。
因正副教授之职,得罪校长高松年。因背后议论假学历的事,得罪汪处厚。因拒绝刘小姐,得罪刘东方。少年仗剑走天涯,出走半生,得罪一圈人,真真是孺子可教也。
问题是这个在职场剧里活不过一集的男主,竟然通关到了婚姻的修炼场。
03婚姻是座“假围城”
孙柔嘉往方鸿渐跟前一哭一说一蹭,俩人莫名其妙地蹭出了个订婚。
婚前,俩人相安无事,孙同学温柔怜人,方同学怜香惜玉。婚后,俩人上演了鸡飞狗跳2.0版,孙同学凶狠骂闹,方同学怨气恼躲。一张口,便是战火。
订婚时,方鸿渐听从辛楣的建议,快刀斩乱麻,未回到老家,就匆匆结婚,省了钱又省了事,这婚还是结得相当划算的,可是从此导火线也就埋下了。
孙柔嘉委屈,指责方鸿渐没主见,什么事都听辛楣的,一吵无止境。
回了老家,孙柔嘉嫌弃方家礼数繁琐,婆婆鄙视媳妇不居家却忙于挣钱,方家的嫂子们看不起大学毕业生孙柔嘉,孙柔嘉也看不起这些没学历却八卦的农村妇女。由此,婆媳关系、妯娌关系以及夫妻关系双双亮红灯。
屋漏偏逢连夜雨,孙家的保姆还喜欢到处去孙家宣扬方鸿渐的各种不好。这样相处下来,方家不喜孙柔嘉,孙家嫌弃方鸿渐。
无奈之下,方鸿渐打算接收辛楣再次抛来的橄榄枝,离城换工作,准备暂时逃离婚姻这座围城,而这一举动在孙柔嘉看来无异于离婚,争吵又一次无可避免。
自此,一句话点题:婚姻是座围城,围在城里的人想逃出来,城外的人想冲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