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城》是钱钟书唯一的长篇小说,也是中国现代文学最经典的一部小说之一。一经出版,风靡大江南北,大有“洛阳纸贵”之势。
年《围城》被搬上银幕,阵容强大:陈道明、葛优、李媛媛、英达……演员们表演出色,而导演黄蜀芹也十分忠于原著,如今豆瓣评分高达9.3分,不可不谓经典。
《围城》讲述了主人公方鸿渐欧洲留学归国后两年辗转奔波的人生经历,道出了“围在城里的人想逃出来,站在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婚姻也罢,事业也罢,人生的欲望大致如此”的哲理。
书中令人印象最深刻,莫过于方鸿渐与孙柔嘉“鸡飞狗跳”的婚姻,他俩的婚姻就是一座围城,想逃却又逃不出去,只能在城里自怨自艾,彼此伤害,这段充满鸡毛的婚姻其实是很多夫妻生活的典型代表,这样的婚姻对夫妻双方来说才是围城。
方鸿渐和孙柔嘉的婚姻是仓促的,甚至可以说是孙柔嘉一步一步把方鸿渐引入她预设的网中。
方鸿渐相貌堂堂,又有留学的经历,是一个相当不错的对象,所以孙柔嘉先动了心。可是方鸿渐对于孙柔嘉,并没有特别的感情。第一次见面,他甚至没有正眼瞧过她,于是孙柔嘉只好使出小手段。
初次相识,方鸿渐讲述出洋奇闻,孙柔嘉有意引逗方越说越多,主动向方表示崇拜;去三闾大学的路上,孙柔嘉又展示了她坚强的一面,吸引方鸿渐对她的注意。过桥时,孙柔嘉问方鸿渐怕不怕?
“要不要我走在前面?你跟着我走,免得你望出去,空荡荡地,愈觉得这桥走不完,胆子愈小。”
方鸿渐也忍不住感叹:女人这怪东西,要体贴起人来,真是无微不至,汗毛孔的折叠里都给她温存到。
方鸿渐与孙柔嘉的婚姻,与其说是建立在爱情之上的水到渠成,不如说是一场意外引发种种错误。孙柔嘉给父亲写信,编造她与方鸿渐的关系,面对这样的舆论攻势,方鸿渐反而手足无措。
最后孙柔嘉甚至编造了谎言,说有人写信给她父亲,造谣他们之间的关系,父亲已经来信质询,方鸿渐听闻,不由得惊慌失措。此时,恰巧有同事经过,柔嘉鼓起勇气拉住鸿渐的右臂,依偎在他身上哭泣,在舆论的询问下两人只好公开了关系,最后在众人的
孙柔嘉和方鸿渐婚后不久,两人遇到了苏文纨,在苏文纨面前,孙柔嘉自愧不如,于是她有些酸意地说到:“人家多么好!又美,父亲又阔,又有钱,又是女留学生,假如我是你,你不看重我,我还要跪着求呢。”
这其实只是正常的吃醋,可是方鸿渐却以为她是讽刺,大声吼道:“是的,人家不要我,也居然有你这样的女人要千方百计嫁给我!”
一句“千方百计”,便消磨掉了孙柔嘉在这段感情里所有的尊严与付出,实属戳心。日常矛盾中两人不是好好交流,而是你讥我一句我讽你一段,于是两人的争吵在彼此都不会好好说话的前提下愈发激烈。
方家和孙家虽然做了姻亲,却因为对方太穷而互相看不起。所以方鸿渐和孙柔嘉这对苦命的鸳鸯夹在中间,里外不是人。
尤其是方鸿渐,丝毫没有讨得孙家人的一点欢心;方家对待孙柔嘉的态度,也是不冷不热地差强人意。
孙柔嘉的姑母本看不起方鸿渐,方鸿渐自然也讨厌她的姑母。方鸿渐从报社失业后,孙柔嘉建议让姑母帮忙,本是好心,但方觉得孙柔嘉是看不上自己,于是大骂:“谁要她替我找事?我讨饭也不要向她讨,她养了Bobby跟你孙柔嘉两条走狗还不够么。”
长久的压抑导致了无可挽回的爆发。两人最后一次的争吵中,矛盾达到高潮,谩骂,摔东西,方鸿渐夺门而出,随后孙柔嘉去了姑母家,方最后无处可去又灰溜溜的回家,见家里空无一人,只剩下两人吵架留下的一地鸡毛。
心理学家认为越是亲近的人,人们的心理防线越低,语言暴力带来的攻击性越容易伤害双方的感情。心理学家马歇尔卢森堡提出非暴力沟通,建议夫妻双方专注于彼此的感受、需要和请求,多倾听,少埋怨,少咒骂,那么当夫妻之间出现问题时,不至于让问题被放大,闹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婚姻中不论选择的是不是你爱的人,都应明白一旦缔结婚姻关系就需要承担责任,爱你所选,用心经营才能获得幸福,两个人携手一生,相助则利,相阻则损。不用心经营的婚姻注定在围城之中彼此折磨。
方鸿渐与孙柔嘉的悲剧在于,从始至终,他们都没有爱过对方,也没有从心底里为对方着想过。与其说他们爱彼此,不如说在这段婚姻中,他们更爱的是自己。
秋凉好读书,推荐钱钟书《围城》。仅需39元,就能阅读经典,体会钱老笔下关于爱情,关于婚姻,关于现实生活的真谛。
END.我是博书君,更多精彩内容,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