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钟书在《围城》中展现了他一贯的写作风格:辛辣而讽刺,书中形形色色的人物个性迥异,钱老对他们都有贬有褒,却唯独对唐晓芙大加赞扬,各种美好的形容词溢于言表。
唐晓芙虽然在小说中一闪而过,却成了读者心中最美好的一个形象,更成了方鸿渐心中的白月光,让之后登场的女一号孙柔嘉完全逊色。
唐晓芙与孙柔嘉,这两位与方鸿渐都有过感情纠葛的女子,代表了当时的背景下两种截然不同的社会阶层,从她们身上体现出的性格特点和选择,对于现代的我们同样有着借鉴意义。
一、唐晓芙:摩登文明社会里的一桩罕物,拥有着良好的家世和优越的外表
用“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来形容唐晓芙最合适不过,钱老似乎也对这位女子有所偏爱,她一出场便有大把大把的好话送了她。连杨绛也说过,唐晓芙是钱钟书最钟爱的一个角色,他舍不得将唐晓芙写给方鸿渐,因此他俩最后没有在一起。
看过《围城》的读者心里都有两个疑问,唐晓芙到底有没有喜欢过方鸿渐?唐晓芙是否真的像方鸿渐所看到的那样单纯?
先来说说第一个问题,从唐晓芙与方鸿渐分手之后,唐晓芙大病了一场可以看出,其实她也对方鸿渐动了情。只不过她的少女矜持不会让自己去主动,偏巧又遇上个吃了厉害话躲闪还来不及的方鸿渐,于是两个人分道扬镳。
至于唐晓芙的内心是否与外表一样单纯,这个问题就值得深究。小说中曾借用苏文纨的话说道,她这个表妹有一把的男朋友,起初方鸿渐也以为是苏文纨在其中捣鬼,故意中伤唐晓芙,但从后来方鸿渐请客吃饭就可以看出,眼前这位青春少女一点儿也不单纯。
“女人不傻绝不因为男人浪费摆阔而对他有好印象,可是,你放心,女人全是傻的,恰好是男人所希望的那样傻,不多不少。”
当这些话从唐晓芙嘴里冒出来的时候,读者和方鸿渐才恍然大悟,唐晓芙根本就不是个单纯的人物。对于男女交友之道,她心里有着属于自己的一套理论,并且将男女心理琢磨得滴水不漏。
除此之外,从方鸿渐第一次见唐晓芙也能看出端倪。唐晓芙没擦口红、没镊眉毛、没烫头发,没有化妆,一切的装扮都那么自然。在大上海那个鱼龙混杂的地方,唐晓芙的装扮尤其显得特别,不过这份特别就是唐晓芙的精明之处。
唐晓芙从一开始登场,就彻底抓住了方鸿渐这位中年老男人的胃口,脂粉口红是美丽,却也形成了一种无形的距离,美得让方鸿渐不敢靠近。因此唐晓芙的亲切装扮,就可以让方鸿渐失去警惕。
面对同样的唐晓芙,赵辛楣的眼里只是一个黄毛丫头,而在方鸿渐的心里就是一朵出水芙蓉,不得不说,唐晓芙给方鸿渐的第一印象堪称完美。
二、孙柔嘉:十里洋场中的芸芸众生,平凡的家庭其貌不扬的外表
同样身为女人的孙柔嘉却没有唐晓芙那么好命,生在一个开放的家庭、有着不俗的外表,孙柔嘉的例子代表了十里洋场中的芸芸众生,她们低调、内敛,也同样为了生存而仔细琢磨。如果对于女人来说,唐晓芙是一个美好的梦想,那么孙柔嘉就是摆在眼前的现实。
很多读者对孙柔嘉的印象,都停留在了婚后的鸡飞狗跳上面,殊不知孙柔嘉曾经也有温柔可人的一面。
方鸿渐一行人去三闾大学的路上,经过了一座小小独木桥,方鸿渐内心害怕却不敢明说,孙柔嘉却看懂了方鸿渐内心的胆怯,于是孙在前方在后的一起走过独木桥。这一幕在众人看来,都以为是方鸿渐在后面保护着孙小姐,其实是孙小姐在前面给方鸿渐壮胆。
如果孙柔嘉也有唐晓芙的好家世、老天给了她一副好面貌,她又何必为了方鸿渐而苦苦盘算呢,自然有一大把类似赵辛楣的追求者,自己也有很多选择的余地。如果不是现实生活的残酷,谁愿意当婚后的孙柔嘉呢?
三、同为新时代女权主义的捍卫者,却活出了不同的人生道路
唐晓芙对待感情曾有一句名言:“我爱的人,我要能够占领他整个生命,他在碰见我以前没有过去,留着空白等待我。”仔细分析这句话,这何尝不是苏文纨几年前对待感情的态度。
苏文纨也曾心高气傲,方鸿渐都不看在眼里,可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也不得不降低要求将方鸿渐作为预备对象。这一心理在唐晓芙身上也同样适用,唐晓芙如今有资本可以随心选择,因此她可以斩钉截铁地与方鸿渐分手。
但是孙柔嘉不同,虽然孙柔嘉也接受过新知识新文化的浸润,也想通过自己的努力而争取到幸福,但在孙柔嘉的小社会圈子里,像方鸿渐这样同时拥有“一表人才”、“闪闪发光博士头衔”、“教授职位”的青年才俊屈指可数,因此孙柔嘉才会千方百计地嫁给他,但最终两人却困于围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