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朋友一起吃饭时,有人引用俄国作家索尔仁尼琴一句名言说:
我们知道他们在说谎,他们也知道他们在说谎,他们知道我们知道他们在说谎,我们也知道他们知道我们知道他们在说谎,但是他们依然在说谎。
这句话用来形容网络,再贴切不过。
从网络诞生以来,网民划分为三类。一类是吃瓜看热闹的群众,一类是喜欢造谣生事的人,一类是正本清源的辟谣斗士。
因为网上流传的东西,真真假假难以分辨。没有被谣言蒙蔽过的网民,都不好意思说自己会上网。
在“一当接一当,当当都有新花样;一亏又一亏,亏亏都有新体会”的网络里,笔者从来不对任何网络热议表态。
因为那些网络热议反转的速度,比翻书都快。这头没来得及表态,那头剧情又反转了。
这不,“男子修水龙头躲进衣柜”一事也难逃反转定律。
一则#"躲衣柜修水龙头"事件男主人发声#的热议,再次把已经“修好的水龙头”送上热搜榜。
为了方便网友了解此事,笔者把“修水龙头”一事分为三个部分。
一、修水龙头躲进衣柜数日前,网上一则视频流出。地点是广西南宁,丈夫回家发现,妻子与陌生男子独处。
遂而拿着“刀具”对修水龙头的男子和妻子进行控诉,并声称早就怀疑他们有一腿。
修水龙头的男子躲在衣柜里不肯出来,至于他是被逼进衣柜里,还是主动藏到衣柜里,视频并没有明确说。
凭良心说话,男主人在控诉二人时,那种撕心裂肺、声嘶力竭的声音,广大网友听后,无不感到扎心。
面对丈夫的质疑,妻子解释说,他是修水龙头的。
修水龙头的男子也赶忙说,这是误会。
到底是不是修水龙头,是不是一场误会。说实话,广大网友并不关心。
从网络的热议中,可以看出广大网友更关心的是,生活中多出一个梗叫“修水龙头”。它的出现,直接填补了“送快递”“装灯泡”的空白。
二、道歉信来了当网友怀着“看热闹不嫌事大”的心态,在讨论“修水龙头成为高危职业”,大脑中脑补出“妻子出轨维修工”的画面时,结果此事来了一次度大反转。
时隔两天,一份疑似丈夫与妻子写给“修水龙头男子”的道歉信被曝光。
大致意思是说,躲进衣柜修水龙头的男子确系修水龙头的,因为丈夫不在家,刚好家里的水龙头坏了,妻子便让该男子到家中更换水龙头。
十分钟后,丈夫回家撞见修水龙头的男子,怀疑他们有一腿,还拿着刀具恐吓威胁。
经过协商,夫妇向修水龙头的男子道歉并赔偿块钱。
事情发展到此,真正相信道歉信的人并不多,网友的心中依然疑心重重,构想出各种猜测。
但笔者信了,因为白纸黑字摆在那里,信不信由不得自己。
误会澄清了,该道歉的也道歉了,该赔钱的也赔钱了。
不管道歉是不是发自本心,这集电视剧可以剧终了。
但是不要忘了,电视剧能连续拍很多季,网络热议为什么不可以有彩蛋续集。
果不其然,续集来了。
三、老婆是被迫的,道歉信是伪造的修水龙头事件的丈夫,通过大媒体爆料声称,网上流传的道歉信是伪造的。
伪造道歉信并不是新鲜事儿,更令人震撼的是,该丈夫手持身份证,对镜头称:自己说的每一句话都会负法律责任,妻子跟对方“好”是被对方胁迫的。
网友朋友没有听错,道歉信是伪造的,妻子“出轨”是被胁迫的。
丈夫直言不讳说,修水龙头的男子纠缠自己老婆两个多月,这次被自己抓到现行。
同时,他不相信妻子是自愿与男子“好”的,他想和妻子继续生活下去,他们已经搬离原来的出租屋。
故事发展到此,笔者已经不敢再相信任何说辞了。
甚至开始怀疑,这到底是真实的故事,还是故意炒作的短视频。
但是生活向来不讲道理,剧情是如此逼真,不信也不行了。
深度思考说到“男女那点私事儿”,无论男女都为之津津乐道,这是人类内心窥探的欲望所驱使。
请你相信,人类喜欢八卦男女那点私事,也必然对男女那点私事心动。
至于心动能不能变成行动,那就看个人的自制力。
婚姻中,有一个“0次与无数次”的定律。说难听点,出轨是容易让人上瘾的东西。
之所以上瘾,是因为它能够带给人短暂且极度的精神“愉悦”。
当然,出轨的风险也是极高的,甚至是冒着生命的风险在寻求快乐。
遇上性情温和的家属还好,好话好说,好事好商量。
万一遇上脾气暴躁的家属,后果有一万种可能,绝非离婚那么简单。
在这里,奉劝那些厌倦婚姻的男人女人,能过下去则继续过下去。人生苦短,忍一忍就过去了。
实在感觉夫妻生活乏味,果断离婚对彼此来说是一种解脱。虽然出轨不违法,但是一件极其不道德的行为。
钱钟书在《围城》里写过:老实说,不管你跟谁结婚。结婚以后,你总发现你娶(嫁)的都不是原来的人,而是换了另外一个人。
各位,不妨自己体会一下,是否如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