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达课丨围城里的众生ldquo相

北京主治雀斑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yw/210423/8877544.html
作者说

钱锺书先生的《围城》,以其高超的写作技巧,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傲然挺立。《围城》的魅力来自许多方面,仅肖像描写就十分精彩,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围城》描写人物时,每每在脸上下功夫。钱先生不厌其烦地描写一张张脸,精彩纷呈,给读者以无比畅快的艺术享受。那么,《围城》中对脸的描写有何特点呢?

动感十足《围城》中的肖像描写把本来相对静态的面部特征,转化成极富动感的“过程”“场面”。如:

鼻子短而阔,仿佛原有笔直下来的趋势,给人迎鼻孔打了一拳,阻止前进,这鼻子后退不迭,向两旁横溢。

鼻子“短而阔”,本是静态,钱先生却想象这个鼻子的“形成过程”:原本“笔直下来”,猛然被人“打了一拳”,结果“后退不迭,向两旁横溢”。“下”“迎”“打”“阻”“退”“溢”,一连串动作描写,活灵活现。又如:

那女孩子年纪虽小,打扮得脸上颜色赛过雨后虹霓、三棱镜下日光或者姹紫嫣红开遍的花园。她擦的粉不是来路货,似乎泥水匠粉饰墙壁用的,汽车颠动厉害,震得脸上粉粒一颗颗参加太阳光里飞舞的灰尘。

脸上脂粉,本是静态。“雨后虹霓”“三棱镜下日光”“姹紫嫣红开遍的花园”三喻体已于静中含动(雨停虹现、日光穿镜、花朵绽放),“震得脸上粉粒一颗颗参加太阳光里飞舞的灰尘”更是动起来。描写细腻、活泼,读者不必闭目,就能想象到那女子涂脂抹粉的艳俗打扮。巧用对比钱先生的肖像描写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6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