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城悦读初识莫美先生的印象一

初识莫美先生的《印象》

一梅

一梅,本名易敏,湘女,公务员。年4月出生,年8月开始习诗。真实地行走人间,注重感受,喜从深处反向思考,尝试打开心灵的通道与世界对话。

本文余字

6月20日,经提前报名申请、组委会同意,我参加了由围城悦读会主办、在涟源市开城诺贝尔书城举行的“莫负韶华,美丽《印象》——莫美先生小小说赏析会”。

图为莫美先生的书迷正在排队等候签名,诺贝尔书店邵总致辞

活动开始前,书友们排队请莫美先生签名,我也是其中一位。轮到我时,我告知笔名叫“一梅”,莫美先生提起的笔停顿了许久,写个什么好呢?他在用心地思考。后来写下了“一梅好”三个字。莫美先生说,只有一个“好”字,简单、朴素,真正好。我如获得至宝,简单、朴素,不正是我所追求的吗?莫美先生是不是神仙呀,一眼就看出了我内心的追求。就这样,我与莫美先生有了第一次交流。

图为莫美先生正在为我亲自签名

活动中,莫美先生介绍了自己的创作过程,提到虽然小说《墨雨》的名气比较大,但自己更喜欢的还是今天签售的小小说集《印象》,特别是《路》、《牛不知道自己的力气有多大》等小小说,值得反复琢磨。此书已经是第三次印刷了,共印了本,这在中国小小说中,是不多见的。紧接着,莫美先生还分享了自己的创作心得:

1.一个人物:主人公(主角)

2.一个故事:相对

3.一个角度:限知视角(有限视角),如《汉子》、《匆匆过客》、《老马识途》;全知视角,则特写。

4.一种风格:语言

5.一点启示:隐蔽

我觉得这几点心得,言简意赅、全是干货。虽然我不写小小说,但在诗歌创作中,也是同样受用的,内容创作的方法是相通的。

座无虚席的听众席

台上的莫美先生

活动结束后,我已经忍不住要快点开启《印象》的阅读之旅,读罢,意犹未尽。《印象》中的小小说大都是简单的文字、生活中真切的故事,语言诙谐幽默,但又富有人生哲理,比如《牛不知自己的力气有多大》一文,折射出人的潜质应该也是无穷的,既然牛是打不服的,那人的性情应该也是压制不了的,引人思考:牛不知道自己的力气有多大,人想做的事情又为何要被限制?我认为,这既是年轻一代与老年一代思想的对话,人的理性与感性的对话,也是人与自然的对话。

台下的莫美先生

喜欢这种简单、诙谐幽默又富有哲理的文字。看似朴素,行文似流水,实则不简单。体现着莫美先生深厚的功底、质朴的情怀、率真的性情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看得出他活得率真、活得坦然、活得有生命质量,活出了人生高度。后来了解到,莫美先生,退休前是涟源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官至高位,却依旧保持着真性情,想必莫美先生定是内心高洁、政界的一股清流。

捕捉活动中的缭绕余音,尝试作了几首小诗,附后,请大家批评指正。

印象(组诗)

一梅

选择

——参加围城悦读会读书活动有感

我的圈子很小

是故意把它缩小的

但乐意把自己安放在围城悦读会中

我很节制

有意避免露脸

但乐意畅游在读书活动中

就像

再狭小的井底

总有一颗来自高空的星辰照耀

被踩在脚下的水洼

也总是希望

自由地流淌在人间

印象

——读莫美先生的小小说集《印象》有感

在鲜活的灵魂面前

我不敢只做一个观众

我必须拾起我的满腔热情

投入这场灵魂交织的洪流之中

作为引水

后面跟着的是黄河、长江

《印象》就是最好的例证啊

路、三人行、牛不知道自己的力气有多大

一次次带领我

回到大道的本身

像一滴水

回到一滴水的澎湃之中

大街上

——读莫美先生的小小说《路》有感二

我走在大街上

看见许许多多的电线

有的并行排列

有的错综复杂

从一个地址连接到另一个地址

应接不暇

我不看电线

慢慢往前走

心里空空的

又装满棉花

两旁的树也向我致意

好像在给我开路

我只顾往前走

并不看电线通往哪里

我的世界纯净而浩大

迷途

——读莫美先生的小小说《路》有感二

“前往福泉巷左拐”

导航里清脆的声音

抬头一看

路牌上写着“马蹄巷”

在城市

遍布红绿灯

有导航指引

我依旧常常迷路

明明是要去往”幸福大道”

却莫名地开到”马蹄胡同”

常常

我走着走着

就迷失在

乱麻交错的

黑暗世界

牵水牛

——读莫美先生的小小说《牛不知道自己的力气有多大》有感

我不敢去牵水牛

它的尾巴一甩一甩

我分不清

它想甩走在后面的我。还是

想甩走臀部的虱子

我悄悄地拉起绳子

水牛拉着我

一直走

一直走

我们并没有发现

身后的脚印

已把花

开在泥巴里

冬丫树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6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