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城每个人都有可能是方鸿渐

青少年治疗白癜风 http://pf.39.net/bdfyy/bdfyw/140413/4372557.html

《围城》终于看完了,这本书前面被琐碎的情节发展搞得不耐烦,到最后结尾却收的让人措手不及,给人一激灵一样,让人突然回味无穷,心情复杂,对其中一些暗藏的情感有如梦初醒的感觉。

结尾的突然完结,让人措手不及,小说中风平浪静的情节突然迎来狂风暴雨,而就在我放心的以为暴风雨既然来了,随后肯定会迎来雨过天晴的时候,故事就这么结束了,在男主人公方鸿渐独自一个人绝望无助的夜晚中结束了。

可能是我没读过讽刺小说中的缘故,这本书一开始让我在阅读过程中思维有点不适应,讽刺小说的主人公没有像一般小说的主人公集道德,能力,运气于一身的主角光环。《围城》就在方鸿渐留学回国后的一片琐碎生活中开始与结束。

也许正因为《围城》中将琐碎生活的写实的呈现,再加上作者绝妙的工资工地,让这部小说跨越数十年,跨年几代人依然保持着字字深入人心的魅力。每个人都能在小说中找到自己的影子。

因为引起共鸣,所以会惶恐。惶恐的是我们通过方渐鸿看到了我们自己的一些不堪。当我们进入小说在怒骂方鸿渐的各种不是时,猛然发现,自己何尝没有方鸿渐的这些不堪。

没有实力支撑的狂傲,傲慢固执的外表下是一颗脆弱敏感自卑的心。有点歪却又保有一点善良,而这点善良因懦弱显得正义,正义又带给方鸿渐仅有的道德优越感。而当被现实鞭打时,又让这优越感背后是自己无能懦弱的挡箭牌的真相暴露无遗。

从一开始对方鸿渐的鄙夷与不以为然,到后面的跟着揪心,是因为在他身上或多或少看到了自己。对方的恨铁不成钢,也是对自己的恨铁不成钢;对方的同情也是对自己的同情。真希望结尾能一天的时间让方鸿渐第二天把事情处理好,给结尾画一个句号,给读者一颗定心丸。可如果是这样,这本书也就不是《围城》了。

结尾把故事结局交给了每一个读者,围城内外,结局不同,哪种结局都合理,都是现实人生。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35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