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生缘婚姻里没有幸存者

白癜风初期治疗方法 http://m.39.net/news/a_5291115.html

半世空牵绊

半生无分缘

前半生执手缠绵

后半生痴等怀念

图片来源于网络

就在不久前,一位新的朋友讲起自己的爱情,从最初的甜蜜,到后来的争吵。在我说:“所有的爱情都始于甜蜜”时,他竟然得出了一个惊人的结论:“毁于婚姻”。

而他的爱情和婚姻,正被周围的亲朋好友羡慕着。

读张爱玲,从电影到书

鼓起勇气读《半生缘》,还要感谢爱莉分享的一篇文章,写的是张爱玲,文中说道:

张爱玲在《色戒》里说:

“到女人心里的路通过阴道。”

作为20世纪中国最会写情话、

最懂男人恋爱心理的女人,

她始终没有套牢男人。

知世故而不世故,

懂套路而不套路,

如果爱就不问值得不值得。

这样任性又苍凉,很张爱玲。

由此,我们讨论到张爱玲,讨论到《色戒》。

但我今天,读的却是《半生缘》。

其实,我一直没有好好读过张爱玲,她的作品透出的阴郁之气太重,犹如泰山压顶,让人透不过气来。

初读张爱玲时还是小学生,当时的农村,能读到书已属不易,哪里还有得选择?想那时,我先是把我舅的《中师语文》读了个遍,然后是《天龙八部》(但是武侠真的没有读下去),《西游记》、《水浒传》、《巴黎圣母院》等等。

后来就在周末和假期时偷偷侵入哥哥的书架。于是《穆斯林的葬礼》、《复活》、《少年维特之烦恼》、《苹果树》……还有,张爱玲。

记得那是一个暑假的雨天,连阴天,家里连柴火都不够烧了,天天做饭会从灶里跑出呛死人的浓烟。

就在这样的日子里读阴沉沉的张爱玲,实在让人喘不过气来。所以我很努力地读,还是读不下去,直到今天。

张爱玲小说改编的影视剧,一样给我阴郁的感觉。初中时看过《半生缘》,黎明和吴倩莲演的,葛优饰演的则是曼桢的姐夫鸿才,我就从这个角色开始,讨厌葛优了,觉得他活脱脱是个色狼。不过这也说明他演得到位。

看到两个相爱的人被活生生分开,生离真的痛过死别。

当我以为你不再爱我时

我还活着,我还爱你

这是怎样一种生不如死、行尸走肉的绝望!

再就是多年后,读研时,看《色戒》,还是无比压抑,感觉主人公好变态。

电影《半生缘》里,世钧在和曼桢失去联系后,接受了表妹石翠芝的示好,他说:“当最爱的人也能背叛自己时,你会发现,原来曾经最讨厌的人,也变得不那么讨厌了。”

这一句话,我一直念念不忘。

最相爱的人之间,往往更容易产生最深的误会。

误会一旦产生,就让两颗心隔山隔海。

多年以后,世钧和曼桢在人群中相遇,竟然被人流冲散了。世钧心里疑惑:“今天,恍忽以为看见了曼桢,一转眼又不见了……”

而曼桢也自疑惑:“今天,竟然以为看见了世钧,但是一转眼又不见了……”

在这个镜头前,我哭了。那时的我,不过是个十来岁的初中生,但却被这种错过给深深伤害。

直到今天,我都一样想不通,当时两个人都看到了对方,并且马上停了下来寻找,即使是熙熙攘攘的人流,哪里可能会互相看不见两个已静止的人?

为什么作者,一定要让他们走散?

很恨张爱玲。认为是她自己的情感之路坎坷,所以才不喜欢团圆。

但是今天,读了小说之后,我才知道,这些剧情,小说里是没有的。

既然原著没有,就是编剧的苦心了。

不禁佩服起这个编剧来,他一定深懂张爱玲,深懂婚姻和爱情。

感情就是这样一种神奇的东西,越近越疏远。以曼桢的身份,即使嫁给世钧,谁能保得住一生幸福?

而且当时,他们都是有家有子,在那种情况下相遇,能说什么?况且世钧身边,还有翠芝在。

有些爱情,甚至可以说但凡真正的恒久的传奇的爱情,都是悲剧收场。

团圆,并非爱情的最好归宿。

无论张爱玲还是《半生缘》的编剧,不过是还原了爱情的真实面目,用她独有的笔法,给了爱情最好的安排。

痛到深处的那种深切悲哀,才是爱情的味道。

如果没有心痛过,那只能说明爱的不够深。

(从左至右:电影版中叔惠、曼桢、世钧)

终于,沉下心来,读了《半生缘》的小说。

合上书时,心如止水,心如死灰。

中间我一度想哭,直到最后一章,在那个小饭馆里,多年后偶遇的世钧和曼桢相望泪眼。曼桢说:“世钧,我们回不去了。”

我们回不去了。

时光的单程旅行里,有谁能回得去?

太多的人回不去,太多的人走不出。

当时我正在幼儿园门前排队,等待接孩子,一时间只觉得泪水喷涌,却不能在人群中崩溃。

我们每个人,都需要一个可以依靠的肩膀,却不见得能够随性地想哭就哭。

回想完整的故事,所有的脉络展现在眼前时,我只得出了一个结论:婚姻里,其实没有幸存者,每个人都是悲剧。

《半生缘》描绘了三十年代的大上海一段段错过的缘份,主线是沈世钧和顾曼桢。

沈世钧本与顾曼桢相爱,可家里却催促他和表妹石翠芝结婚;

曼桢的姐姐顾曼璐为维持一家生活开支辍学当交际花,最后在万般无奈之下与有妇有子的祝鸿才结婚。

面对世钧家人,曼桢深感自卑,而世钧在曼璐的误导下却误以为曼桢爱上了曾是曼璐男友的张豫瑾;

而家中老父临危将家业托付给他,他只得回到南京,与曼桢两地相隔;

已失去生育能力的曼璐为讨好祝鸿才,装病骗曼桢留宿并被鸿才奸污,然后囚禁近一年后生下一子,并阻止世钧寻找曼桢,曼桢终于逃离曼璐和鸿才的魔掌后再找世钧时,世钧已和翠芝结婚。

曼璐去世后,曼桢为照顾儿子和祝鸿才结了婚,后离婚。

其实除了世钧和曼桢有情人咫尺天涯外,其他人也一样不幸。

翠芝爱上了世钧的同事叔惠,并因他与未婚夫解除了婚约,但她的热情却因叔惠的自卑而遭遇冷淡,于是嫁给了同样以为伤心人别有怀抱的世钧;(所以妥协是人生的一大弱点)

叔惠因为家境被翠芝母亲嫌弃,导致一直钟情于漂亮、年轻、有钱的女孩;(所以自卑是爱情的致命伤)

豫瑾心里一直装着曼桢,因为世钧的存在而娶了他人,再相遇时曼桢已是离婚带子;

曼璐为了家庭牺牲了青春、妹妹和婚姻,最后还是惨死……

故事里的主人公,都在向现实向世俗妥协,那个最刻骨铭心的人不见了,还是要继续走下去,换一个人,也可以结婚,装作相爱的样子。

爱情,非此不可。

但婚姻,却是人尽可夫(妻)。

太多的无奈缘于误会,缘于沟通的不及时,缘于命运的阴差阳错。

难能可贵的是,曼桢在受辱后,一直铁了心要找到世钧,要从姐姐家里逃走,直到生下孩子,直到孩子四五岁了,她还在坚持。在那个年代,贞操观束缚着每一位女性,能这样执著真的很不容易。

记忆最深刻的台词:

世钧父亲病重,要回南京料理。分别时曼桢说要写信,他说肯定很快回来,所以不必写信,但还是把地址抄了下来。分别时,他悄悄对她说:“我的信,是没有人偷看的,所以,你可以写得,长一些……”

(多么可爱的矛盾!莫名地心动,就是时刻想知道你过得好不好,看到任何人任何事都能联想起你来,无论你是不是好看,都想分分秒秒看着你……)

世钧的父亲见到曼桢,想到了当年追求无果的上海舞女曼璐,得知竟是姐妹时,疑心曼桢的人品。世钧因此想让曼桢远离曼璐,曼桢问:“妓女和嫖客,谁比谁更高尚?”(这个男权社会里,在道德方面的要求,男女之间永远是不平等的。曼桢这一问,道出了多少屈辱?)

世钧和翠芝新婚之夜,世钧说我看会书。翠芝却一直坐在床前不睡,后来世钧问她,她忽然就哭了:“世钧,怎么办?我不喜欢你,你也,你也不喜欢我,怎么办?是不是现在来不及了?……”世钧心里也在说着同样的话,并且很清楚,是的,来不及了,怎么可能还来得及?

(两个不相爱的人结婚,是一种什么体验?我曾经以为那是残酷的,每天都带着不甘心,带着一切都来不及更改的无奈,是不是连生命都失去了意义?)

相识十八年后,世钧在一本书里发现了曼桢写的一封信:“你要知道,在这世界上,有一个人,一直在等着你,一直都在……”,因为翠芝发现并嘲笑,两人吵嘴。世钧赌气出去,打电话给曼桢,却又没等接就挂掉了。可是意外地在叔惠家里遇见了曼桢。在那间普通的小饭馆里,曼桢平静地讲述了自己的遭遇,世钧听到眼泪流下来,他说:“你等着,让我来想办法……”可是明明知道,没有办法可想。两个人都很清楚,出了这道门,就是永别了……

那种绝望,那种无奈,那种无能为力的痛……

可是,到底最终的重逢有没有意义?

当然还是有意义的。虽然没有人能回得去,但是至少误会解开了,他们知道,彼此一直深爱着对方,这就够了。

爱,持续的永不磨灭的爱,是疗伤的良药。

你知道我爱你,距离就不再是问题,时间也不再是问题。

好的作品,个中人物是活生生的,能够让读者和书中人一起快乐悲伤。张爱玲对心理的把握十分到位,那种忐忑、猜忌、不安、幸福、快乐都能从字里行间感受到,我想这就是她的过人之处。

《来生缘》用有限的文字、有限的人物提示了爱情和婚姻的真相:

相爱的人,不必一定在一起,但是要相信爱情,相信共有的美好时光,和在那美好时光里许下的诺言。

和伤害过自己的流氓结婚,只会是错上加错。再多的错误相加,也不会得出一个正确,反而让错误成几何级增长,像雪球一样越滚越大。曼桢一生最后悔的错误,就是为了孩子嫁给了曾强奸自己的鸿才。但是好在她最终意识到了这一点并改正,背着巨额债务离婚并独处抚养孩子。(反观今天的社会,多少有文化有知识有修养的女性,却以为孩子好的名义维持着同枕异梦的婚姻,折磨自己折磨他人)

爱情是实质,婚姻不过是形式。无论海角天涯,无论围城内外,都阻挡不了我爱你。

婚姻中,没有幸存者,无论是否以爱情的名义。我们看多了因为相爱而结合,却因为零距离而相互嫌弃的夫妻。就像书中写的人物,个个都不完美。我们以为是悲剧,其实反倒是喜剧。多少以为地久天长、恨不能时刻拥抱在一起的两个人,最后审美疲劳到话都不想说一句,谁能保证世钧和曼桢不是呢?

再比如鸿才,最开始垂涎曼桢到惧怕的地步,婚后不也一样发现不过如此,依旧阻挡不了拈花惹草吗?

所以,反倒不如如此结局,回忆里都是爱,只有爱,无论路途多么遥远坎坷,最终能确信我们相爱,永不改变。

我们回不去了。

我们不需要回去。

自古以来,年少的爱情,苍桑的婚姻。

最无悔的人生,或爱着,或爱过

回不去,是给爱情最完美的结局。

曾经,想要写一部小说《一个人的地老天荒》,意在描绘最年轻最不顾一切的爱情,和历经苍桑后的沉静迷惘。却意外在电影《半生缘》的歌词里发现了同样的话。那么,就以这歌词作为结束语吧:

(白)好像是我在车上突然想起了你

仿佛已过就是时候

(唱)别来还无恙那年少轻狂却让岁月背叛

流转的时光照一脸苍凉再也来不及遗忘

两个人闹哄一场一个人地老天荒

聚少离多的纠缠迷惘是唯一的答案

谁能够想象眉毛那么短天涯却那么长

离合中荡漾红尘里飞扬回头已经赶不上

两个人闹哄一场一个人地老天荒

灯火阑珊的彼岸我以为你就是答案

别来还无恙那年少轻狂却让岁月背叛

流转的时光照一脸苍凉再也来不及遗忘

两个人闹哄一场一个人地老天荒

聚少离多的纠缠祝福是唯一的答案

1.本想送君一部红楼;2.报复,只能证明你输了;3.女人,你为什么必须工作;4.如果不能住进你心房,我注定客死他乡;5..老婆不败家,小三帮你花;6.逼捐吴京者,你穿内裤了吗?7.好文章是改出来的,大不了换题重写,一如人生;8.人生苦短,当尽极享乐,无暇怨恨你的背叛;9.围城外的爱情,哪里是边境;10.编造一个被爱的谎言,需要收集多少孤单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21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