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是方鸿渐,世间再无钱钟书

?

好书不厌百回读,这几天利用碎片时间将《围城》又温习了一遍。一本好书,就如久处不厌的好友,每一遍读都会有如初见般的新鲜感。《围城》对语言的锤炼已臻极致。嬉笑怒骂之间,将人物形象刻画得淋漓尽致,读后令人拍案叫绝。

读到方鸿渐与他父亲通信要求退婚的那一段,我笑到肚痛。寥寥数语间,一个初涉风月、狡猾又怯懦的读书人,一个饱经世故、精明又迂腐的封建遗老形象跃然纸上,让人抚掌称妙。

?

在《围城》中令人耳目一新的,还有各种不落窠臼的比喻,为我们展现出语言文字新奇独特的美感,譬如“她眼睛下两个黑袋,像圆壳行军热水瓶,想是储备着多情的热泪。嘴唇涂的浓胭脂给唾沫带进了嘴,把黯黄崎曲的牙齿染道血痕,血淋的像侦探小说里谋杀案的线索。”这一连串的比喻,都是将风牛马不相及的事物巧妙扯在一起,来营造出讽刺与幽默的意味,体现了钱老先生高超的语言驾驭能力。

好的作品是能够让人产生共鸣的,我们每个人都可以从方鸿渐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你不讨厌,但毫无用处”,从方鸿渐身上我们看到了那个身陷围城,绝望无力的自己。人人都可能是方鸿渐,可惜世间再无创造出方鸿渐的钱钟书。

?

附录中杨绛先生的散文《记钱钟书和他的围城》,细读后更让人感叹:这世间最美的字眼莫过于“你懂”二字。“钱钟书在《围城》的序里说,这本书是他‘锱铢积累’写成的。我是‘锱铢积累’完的。每天晚上,他把写成的稿子给我看,急切地瞧我怎样反应。我笑,他也笑;我大笑,他也大笑。有时我放下稿子,和他相对大笑,因为笑的不仅是书上的事,还有书外的事。我不用说明笑什么,反正彼此心照不宣。”精神上门当户对的夫妻,才能彼此扶持,相守相知,共筑幸福的围城。清华园的一见钟情;“怂”与“您”的一字情书;动荡年代的不离不弃;“最贤的妻,最才的女。”世上最好的嘉许。从这对神仙眷侣身上我们看到了爱情最美的样子—-纯粹而坚固,热烈又绵长。

《围城》里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叙述的都是一些鸡毛蒜皮的琐碎,之所以能成为经典,在于其绝佳的语言表达。有人说,鲁迅的幽默——尖锐、犀利,是匕首,是投枪;而钱钟书的幽默——诙谐、戏谑,是带刺的玫瑰,是越咀嚼越有味道的橄榄,颇有道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106.html